第四章 無形資產
[基本要求]
(一)掌握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二)掌握研究與開發支出的確認條件
(三)掌握無形資產初始計量的核算
(四)掌握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確定原則
(五)掌握無形資產攤銷原則
(六)熟悉無形資產處置和報廢
[考試內容]
第一節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一、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
1 .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并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于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2 .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屬于本章所指無形資產。
(二)無形資產的確認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 .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 .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三)土地使用權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于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筑物時,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筑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但下列情況除外:
1 .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于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 .企業外購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地上建筑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處理。
企業改變土地使用權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權而用于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時,應將其賬面價值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二、研究與開發支出
(一)研究與開發階段的區分
項目的研究開發區分為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企業應當根據研究與開發的實際情況加以判斷。
1 .研究階段
研究,是指為獲取并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研究階段是探索性的,是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準備,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后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2 .開發階段
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于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相對于研究階段而言,開發階段應當是已完成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
(二)研究與開發支出的確認
1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2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 l )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 2 )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 3 )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
( 4 )有足夠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 5 )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3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作為管理費用,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三、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一)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后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于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二)其他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參照本書"第三章 固定資產"的有關要求確定。
第二節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一、判斷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否確定
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有限的,應當估計該使用壽命的年限或者構成使用壽命的產量等類似計量單位數量;無法預見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期限的,應當視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一)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通常來源于合同性權利或是其他法定權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規定有明確的使用年限。
來源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能夠在到期時因續約等延續,且有證據表明企業續約不需要付出大額成本的,續約期應當計入使用壽命。
(二)合同或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壽命的,企業應當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以確定無形資產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
經過上述方法仍無法合理確定無形資產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將其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
二、確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應考慮的因素
企業確定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通常應考慮以下因素:
(一)運用該資產生產的產品通常的壽命周期、可獲得的類似資產使用壽命的信息;
(二)技術、工藝等方面的現階段情況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估計;
(三)以該資產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的市場需求情況;
(四)現在或潛在的競爭者預期將采取的行動;
(五)為維持該資產帶來經濟利益能力的預期維護支出,以及企業預計支付有關支出的能力;
(六)對該資產控制期限的相關法律規定或類似限制,如特許使用期、租賃期等;
(七)與企業持有的其他資產使用壽命的關聯性等。
三、無形資產攤銷
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一)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
(二)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并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企業攤銷無形資產,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企業選擇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應當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
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一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成本等)。某項無形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所生產的產品或其他資產實現的,其攤銷金額應當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
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
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按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節 無形資產處置和報廢
企業讓渡無形資產使用權形成的租金收入和發生的相關費用,分別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損益(營業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