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利率風險
A、借款方利率風險:固定利率條件下,利率下降,借款方會多支付利息;浮動利率條件下,利率上升,借款方會多支付利息;連續不斷地借入短期資金,利率不斷上升,借方會不斷地多支付利率。——預期利率上升時,借款方最好選固定利率;預期利率下降時,借款方最好選浮動利率。
B、貸款方利率風險:與借款方利率風險剛好相反——預期利率上升時,貸款方最選浮動利率;預期利率下降時,貸款方最好選實際利率。
C、商業銀行(既是借款方,又是貸款方)的利率風險:
利率不匹配的組合利率風險,即貸款采用固定利率,存款采用固定利率,如果利率上升,會少收貸款利率,多付存款利息——損失;或貸款采用浮動利率,存款采用固定利率,如果利率下降,會損失。
期限不匹配的組合利率風險,即借短放長,如果利率上升,支付的短期存款利率不斷上升,而收到的貸款利率不變——損失;借長放短,利率下降時——損失。
③投資風險:指有關主體在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上進行投資,因投票價格、衍生品價格發生意外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3、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指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所持有的資產,以合理的價格變現所獲得的資金或以合理成本所籌得的資金不足以滿足即時支付的需要,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自有資產和借入款不夠支付負債的風險
4、操作風險
(1)狹義的操作風險與廣義的操作風險
狹義的操作風險:指金融機構的運營部門在運營過程中,因內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統錯誤等,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廣義的操作風險指金融機構作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以外的所有風險
(2)操作性杠桿風險與操作失誤風險
操作性杠桿風險指由金融機構外部因素變化所導致的操作風險。
操作性失誤風險指由金融機構內部因素變化所導致的操作風險。
5、法律風險與合規風險
法律風險指金融機構與雇員或客戶簽署的合同等文件違犯有關法律或法規,或有關條款在法律上不具備可實施性,或未能適當地對客戶履行法律或法規上的職責,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合規風險指銀行因未能遵守法律、監管規定、規則、自律性組織制定的有關準則以及適用于銀行自身業務活動的行為準則,而遭受法律制裁或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或聲譽損失的風險。
6、國家風險
國家風險與國際經濟金融交易伴而生。
(1)狹義的國家風險與廣義的國家風險
狹義的國家風險指一國居民在與他進行經濟金融交易中,因他國經濟、政治或社會等政策或環境性因素發生意外變動,而使自己不能如期、足額收回資金,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廣義的國家風險指一國居民在與他國居民進行經濟金融交易中,因他國各種政策性或環境性因素發生意外變動,而使自己蒙受各種損失的可能性。
廣義國家風險中的損失不僅包括狹義國家風險中的損失,還包括商業機會、聲譽或其他的損失。
(2)主權風險與轉移風險
主權風險:與他國政府或貨幣當局交易時,因他國政府不能如期清償債務而遭受的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轉移風險:與他國民間主體交易,因他國外匯管制、罰沒或國有化政策限制資金轉移,使他國民間主體無法履行商業義務,而遭受的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3)經濟風險、政治風險與社會風險
經濟風險:經濟因素惡化引起的風險。
政治風險:政治因素惡化引起的風險。
社會風險:社會環境惡化引起的風險。
7、聲譽風險
指金融機構因受公眾的負面評價,而出現客戶流失、股東流失、業務機遇喪失、業務成本提高等情況,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8、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指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或交易所在整個系統(機構系統或市場系統)因外部性因素的沖擊或內部性因素的牽連現時發生劇烈波動、危機或癱瘓,使單個金融機構不能幸免,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風險管理的流程(大綱沒作要求)
1、風險識別
2、風險評估
3、風險分類
4、風險控制
5、風險監控
6、風險報告
7、風險確認與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