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金融風險與金融危機
第一節金融風險與管理
一、金融風險的的概念
(一)風險的涵義與要素(掌握)
1、風險是產生損失的可能性或不確定性
2、風險的三要素
風險因素
風險事故
損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風險的涵義與要素(掌握)
1、金融風險的涵義
金融風險指有關主體在從事金融活動中,因某些因素發生意外的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2、金融風險的要素
(1)金融風險的風險因素是有關主體從事了金融活動——金融活動本身就是一件含有高風險的事。
(2)金融風險的風險事故是某些因素發生意外的變動。
(3)金融風險中損失的可能性是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三)金融風險的類型(掌握)
1、信用風險
(1)定義
信用風險就是因交易對方不守信用、違約而產生的風險。
狹義的信用風險——貸款收不回來
廣義的信用風險是包括交易對方所有背信棄義、違反約定的風險。
因此不僅包括信貸業務中的到期不歸還貸款,還包括擔保、承兌、信用證、證券投資、信用卡等多方面存在的交易對方到期不履行自己的義務的情況。
(2)風險要素
①信用風險的風險因素是有關主體貸出貨幣資金,成為債權人
②信用風險的風險事故是有關債務人不能如期、足額還本付息
③債權人在信用風險上的損失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經濟損失
A、收益性損失:直接財務損失、間接財務損失
B、流動性損失
2、市場風險
(1)定義
市場風險是有關主體在金融市場上從事金融產品交易時,因金融市場價格的意外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高買低賣的損失
(2)風險要素
①市場風險的風險因素是有關主體在金融市場上從事貨幣資金借貸、金融產品交易。
②市場風險的風險事故金融市場價格發生意外變動。
金融市場價格的意外變動指和金融機構預期方向相反的變動,因此會給金融機構帶來風險。
(3)分類——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投資風險
①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包括: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
A、交易風險:買賣外匯時,由于匯率的意外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匯兌損失
如,A公司進口設備價款是1萬美元,3個月后付款;簽訂合同時匯率為1美元=6RMB,3個月付款時匯率為1美元=7RMB,那么A公司原本付6萬RMB,現在由于美元升值,要付7萬RMB,多支付了1萬人民幣。
進出口業務:外幣升值、本幣貶值進口商損失;外幣貶值、本幣升值,出口商損失。
對外借債:外幣升值,外幣債務人要多支付本幣(損失);外幣貶值,外幣債權人會少收外幣(損失)
對外投資:外幣貶值,投資者收回會少收本幣;外幣升值,投資者會多收本幣
交易風險發生是實際的經濟損失。
B、折算風險,又稱會計風險,指有關主體(跨國公司)因合并財務報表而引致的不同貨幣的相互折算中,因匯率發生意外變動,而蒙受的賬面經濟損失的可能性。——非實際的損失。
C、經濟風險:指由于匯率發生意外變動,使有關主體在將來特定時期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如,當本幣貶值時,某企業一方面由于出口貨物的外幣價格下降,可能刺激它的出口額增加(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因該企業原材料中使用進口材料,本幣貶值使進口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結果該企業將來增加出口后的利潤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這就是經濟風險
對企業來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影響都是一次性的,而經濟風險的影響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