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貨管理
存貨的概念: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管理目的:控制存貨水平,在充分發揮存貨功能的基礎上,降低存貨成本
1.與存貨相關的成本
(1)購置成本-存貨本身的價值
(2)訂貨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3)儲存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4)缺貨成本-材料供應中斷造成的停工損失
2.經濟采購批量(圖11-3)
含義:訂貨成本與儲存成本之和最小時的采購量
三、固定資產管理
(一)固定資產的分類
1.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2.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3.租出固定資產
4.未使用固定資產
5.不需用固定資產
6.土地——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
7.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二)固定資產折舊
1.需要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范圍
(1)需要計提者(4種)
房屋及建筑物(不論是否使用,從入賬的次月起計提折舊)
在用固定資產
季節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固定資產
以融資租入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2) 不計折舊的固定資產(4種)
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資產
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單獨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折舊方法的分類與選擇
平均折舊方法:平均分攤
加速折舊方法:快速折舊——技術進步快!
(2)平均年限法
方法:按照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平均分攤固定資產折舊額(月度)
(三)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的處理方式
1.固定資產的中小修理費用處理
在費用發生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
2.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處理(三種處理方式)
直接計入當期成本或有關費用
預提大修理費用-資金形成在先,支付在后
待攤大修理費用-支出在先,資金攤銷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