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技術分析是以證券市場過去和現在的市場行為為分析對象,應用數學和邏輯的方法,探索出一些典型變化規律,并據此預測證券市場未來變化趨勢的技術方法。
第二節 證券投資技術分析主要理論
一、K線理論(重點)
(一)K線的畫法和主要形狀。
1.K線的畫法
K線又稱為日本線,起源于日本。(米市交易)
K線中涉及的四個價格分別是: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
其中收盤價最為重要。
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中間的矩形部分是實體,實體的上下端為開盤價和收盤價。實體上方的直線為上影線,上端點是最高價。實體下方的直線為下影線,下端點是最低價。
根據開盤價和收盤價的關系,K線又分為陽線和陰線兩種,收盤價高于開盤價時為陽線(紅線),收盤價低于開盤價時為陰線(黑線)。
2.K線的主要形狀
光頭陽線和光頭陰線。
光腳陽線和光腳陰線。
光頭光腳的陽線和陰線。
十字型。
T字型和倒T字型。
一字型。
(二)K線的組合應用
K線圖反映的是一段時間以來買賣雙方戰斗的結果。
1.單根K線的應用
應用單根K線研判行情,主要是從實體的長短、陰陽、上下影線的長短以及實體長短與上下影線長短之間的關系等幾個方面進行。
大陽線實體和大陰線實體;有上下影線的陽線和陰線;十字星。
2.由多根K線的組合推測行情
K線多的組合要比K線少的組合得出的結論更可靠。
(三)應用K線理論應注意的問題
由它們的組合得到的結論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盡量使用根數多的K線組合。一般說來,多根K線組合得到的結果不大容易與事實相反。
二、切線理論
順勢而為,不逆勢而動
(一)趨勢分析
1.趨勢的含義
趨勢是指股票價格的波動方向。
2.趨勢的方向
趨勢的方向有三類:(1)上升方向;(2)下降方向;(3)水平方向。(無趨勢方向)
3.趨勢的類型
按道氏理論的分類,趨勢分為三個類型: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
(二)支撐線和壓力線(重點)
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是指當股價下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會出現買方增加、賣方減少的情況,從而使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回升。支撐線起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作用。
壓力線又稱阻力線,是指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會出現賣方增加、買方減少的情況,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壓力線起到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作用。
市場中主要有三種人:多頭、空頭和旁觀者。
(三)趨勢線和軌道線
(四)黃金分割線和百分比線
1.黃金分割線
黃金分割線是依據0.618黃金分割率原理計算得出的點位,股價會在0.618和0.382這兩個比例的位置上受到支撐和反壓。
2.百分比線
百分比線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人們的心理因素和一些整數位的分界點。
1/2、1/3、2/3這三條線最為重要。
三、形態理論(K線短期)
(一)股價移動規律和兩種形態類型
1.股價移動的規律
股價的移動取決于多空雙方力量的大小。
持續整理、保持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在打破平衡………
2.價格移動的兩種形態類型
包括:持續整理形態、反轉突破形態
前者保持平衡,后者打破平衡。
(二)反轉突破形態(趨勢方向的反轉)
反轉變化形態主要有頭肩形態、多重頂(底)形態、圓弧頂(底)形態、喇叭形以及V形反轉形態等多種形態。
1.頭肩形態
頭肩形態是實際股價形態中出現最多的一種形態,也是最著名和最可靠的反轉突破形態。它一般可分為頭肩頂、頭肩底以及復合頭肩形態三種類型。
(1)頭肩頂形態(可靠的沽出時機)
頸線、形態高度
這一形態具有如下特征:(1)一般來說,左肩與右肩高點大致相等,有時右肩較左肩低,即頸線向下傾斜;(2)就成交量而言,左肩最大,頭部次之,而右肩成交量最小,即呈梯狀遞減;(3)突破頸線不一定需要大成交量配合,但日后繼續下跌時,成交量會放大。
當頸線被突破,反轉確認以后,大勢將下跌。下跌的深度,可以借助頭肩頂形態的測算功能進行。
從突破點算起,股價將至少要跌到與形態高度相等的距離。
(2)頭肩底形態(買進時機)
(3)復合頭肩形態
2.雙重頂和雙重底形態
雙重頂和雙重底就是M頭和W底,這種形態在實際中出現得也非常頻繁。
突破頸線就是突破軌道線、突破支撐線,所以也有突破被認可的問題。
雙重頂反轉突破形態一旦得到確認,同樣具有測算功能,即:從突破點算起,股價將至少要跌到與形態高度相等的距離。
需要注意的是,雙重底的頸線突破時,必須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否則即可能為無效突破。
3.三重頂(底)形態
比起頭肩形態來說,三重頂(底)形態更容易演變成持續形態,而不是反轉形態。
4.圓弧形態(成交量是兩頭多,中間少)
圓弧形態在實際中出現的機會較少,但是一旦出現則是絕好的機會,它的反轉深度和高度是不可測的。
5.喇叭形(缺乏理性的市場)
6.V形反轉(失控)
V形走勢是一種很難預測的反轉形態,它往往出現在市場劇烈的波動之中。
(三)持續整理形態
包括:三角形、矩形、楔形和旗形。
1.三角形態
分類:對稱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
2.矩形(可進行短線操作)
矩形又叫箱形,也是一種典型的整理形態,股票價格在兩條橫著的水平直線之間上下波動,作橫向延伸運動。
當矩形突破后,其漲跌幅度通常等于矩形本身寬度,這是矩陣形態的測算功能。
3.旗形和楔形
(四)缺口
缺口,通常又稱為跳空,是指證券價格在快速大幅波動中沒有留下任何交易的一段真空區域。
缺口劃分為四種: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缺口、消耗缺口。
1.普通缺口
經常出現在股價整理形態中,特別是出現在矩形或對稱三角形等整理形態中。
普通缺口的特征:3月內回補,成交量小,很少有主動的參與者。
2.突破缺口
是證券價格向某一方向急速運動,跳出原有形態所形成的缺口。
3.持續缺口
是在證券價格向某一方向有效突破之后,由于急速運動而在途中出現的缺口,它是一個趨勢的持續信號。
持續性缺口一般不會在短期內被封閉。
4.消耗性缺口
一般發生在行情趨勢的末端,表明股價變動的結束。
(五)應用形態理論應注意的問題
1.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態會有不同的解釋;
2.進行實際操作時,要求形態完全明朗才能行動。
四、波浪理論(重點)
(一)波浪理論的形成歷史及其基本思想
1.波浪理論的形成過程。
波浪理論的全稱是艾略特波浪理論。波浪理論以周期為基礎。
2.波浪理論的基本思想。
艾略特認為,由于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而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所以股價的上漲和下跌也應該遵循周期發展的規律。不過股價波動的周期規律比經濟發展的周期要復雜的多。
每個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個過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個過程組成。
艾略特不僅找到了股價移動的規律,而且還找到了股價移動發生的時間和位置,這是波浪理論較之于道氏理論更為優越的地方。
(二)波浪理論的主要原理
1.波浪理論考慮的因素
波浪理論考慮的因素有三個方面:
(1)股價走勢所形成的形態;
(2)股價走勢圖中各個高點和低點所處的相對位置;
(3)完成某個形態所經歷的時間長短。
簡單地概括為:形態、比例和時間。
2.波浪理論價格走勢的基本形態結構
(三)波浪理論的應用及其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當前所處的位置。要認真準確地識別3浪結構和5浪結構。
五、量價關系理論
在技術分析中,量與價的關系占據了極重要的地位。成交量是推動股價上漲的原動力,量是價的先行指標。
(一)成交量與股價趨勢――葛蘭碧九大法則
1.價格隨著成交量的遞增而上漲,為市場行情的正常特征。
2.在一個波段的漲勢中,股價隨著遞增的成交量而上漲,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創下新高價,繼續上揚。
3.股價隨著成交量的遞增而回升,股價上漲,成交量卻逐漸萎縮。
4.有時股價隨著緩慢遞增的成交量而逐漸上升,漸漸地,走勢突然成為垂直上升的噴發行情,成交量急劇增加,股價躍升暴漲;緊隨著此波走勢,繼之而來的是成交量大幅萎縮,同時股價急速下跌。
5.股價走勢因成交量的遞增而上升,是正常現象。
6.當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一谷底時,是股價將要上升的信號。
7.隨著恐慌大量賣出之后,往往是空頭市場的結束。
8.股價下跌,向下突破股價形態、趨勢或移動平均線,同時出現了大量成交量,是股價下跌的信號。
9.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數月后,出現急劇增加的成交量,而股價卻上漲無力,此為股價下跌的先兆。
(三)漲跌停板制度下量價關系分析
在實行漲跌停板制度下,大漲(漲停)和大跌(跌停)的趨勢繼續下去,是以成交量大幅萎縮為條件的。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若跌停,買方寄希望于明天以更低價買入,因而縮手,結果在缺少買盤的情況下成交量小,跌勢反而不止;反之,如果收盤仍為跌停,但中途曾被打開,成交量放大,說明有主動性買盤介入,跌勢有望止住,盤升有望。
漲跌停板制度下,量價關系有變化,基本判斷為:
1.漲停量小,將繼續上揚;跌停量小,將繼續下跌。
2.漲停或跌停中途被打開的次數越多、時間越久,成交量越大,越有利于反轉。
3.漲停或跌停關門的時間越早,次日繼續原來方向的可能性越大。
4.封住漲停或跌停的成交量越大,繼續原來方向的概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