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考2025年注安管理科目時,“事故應急預案編制”這一考點,通常在每年的試卷中占據0-4分左右,雖比重不大,但掌握其精髓對整體成績至關重要。
2025年注安管理考點:事故應急預案編制
一、應急預案管理
目的:避免緊急情況發生時出現混亂;按照合理的響應流程采取適當的救援措施
分類: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
風險因素單一的小微型生產經營單位可只編寫現場處置方案。
二、事故應急預案體系
類型 | 定義 |
綜合應急預案 |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主要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工作原則。 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各種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綜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單位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總體工作程序、措施和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 |
專項應急預案 | 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防止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專項性工作方案。 |
現場處置方案 | 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不同事故類型,針對具體的場所、裝置或設施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 |
三、事故應急預案編制的程序
(一)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
成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為組長,(新標準:有關負責人為組長)單位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制定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
工作組中應邀請相關救援隊伍及周邊相關企業、單位和社區代表參加。
(二)資料收集
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應收集與預案編制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應急預案、國內外同行業企業事故資料,同時收集本單位安全生產相關技術資料、周邊環境影響、應急資源等有關資料。
(三)風險評估
① 辨識危險有害因素,確定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類別;
② 分析各種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危害和影響范圍;
③ 評估響應事故類別的風險等級。
(四)應急資源調查
全面調查和客觀分析本單位及周邊單位和政府部門可請求援助的資源狀況,撰寫應急資源調查報告。
(五)編制應急預案
遵循以人為本、依法依規、符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應急處置為核心,盡可能簡明化、圖表化、流程化。
(六)桌面推演
模擬生產安全事故應對過程,逐步分析討論形成記錄,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進一步完善預案。
(七)應急預案評審
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組織評審或論證。應急預案評審內容主要包括: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全面性、應急預案體系設計的針對性、應急組織體系的合理性、應急響應程序和措施的科學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應急預案的銜接性。
評審程序:
a)評審準備。成立應急預案評審工作組,落實參加評審的專家,將應急預案、編制說明、風險評估、應急資源調查報告及其他有關資料在評審前送達參加評審的單位或人員。
b)組織評審。評審采取會議審查形式,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參加評審的專家共同推選出的組長主持,按照議程組織評審;表決時,應有不少于出席會議專家人數的三分之二同意方為通過;評審會議應形成評審意見(經評審組組長簽字),附參加評審會議的專家簽字表。表決的投票情況應當以書面材料記錄在案, 并作為評審意見的附件。
c)修改完善。生產經營單位應認真分析研究,按照評審意見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評審表決不通過的,生產經營單位應修改完善后按評審程序重新組織專家評審,生產經營單位應寫出根據專家評審意見的修改情況說明,并經專家組組長簽字確認。
(八)批準實施
通過評審的應急預案,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 簽發實施。
四、事故應急預案主要內容(高頻考點)
綜合應急預案 (綜合性) | 專項應急預案 (特定類型) | 現場處置方案 (具體場所、裝置或設施) |
⑴總則 ⑵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⑶應急響應 ⑷后期處置 ⑸應急保障 | ⑴適用范圍 ⑵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⑶響應啟動 ⑷處置措施 ⑸應急保障 | ⑴事故風險描述 ⑵應急工作職責 ⑶應急處置 ⑷注意事項 |
應急保障
(1) 通信與信息保障。明確與可為本單位提供應急保障的相關單位或人員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備用方案。同時,建立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
(2) 應急隊伍保障。明確應急響應的人力資源,包括應急專家、專業應急隊伍、兼職應急隊伍等。
(3) 物資裝備保障。明確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運輸及使用條件、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
(4) 其他保障。根據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經費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
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描述
事故風險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發生事故前
(1) 風險類型;
(2) 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3) 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
(4) 事故發生的可能時間段或概率;
(5) 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
(6)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7) 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等。
2. 應急處置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明確報警負責人、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 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 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
3. 注意事項
(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
(7)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經典習題
甲企業是一家建筑施工企業,乙企業是一家服裝生產加工企業,丙企業是一家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化工生產企業,丁企業是一家辦公軟件銷售與服務企業。甲、乙、丙、丁四家企業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應急管理部令第2號》開展預案編制工作,關于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編制的做法,錯誤的是( )。
A.甲企業董事長指定安全總監為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組長
B.乙企業在編制預案前,開展了事故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
C.丁企業編寫了火災、觸電現場處置方案
D.丙企業應急預案經過外部專家評審后,由安全總監簽發后實施
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者論證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向本單位從業人員公布,并及時發放到本單位有關部門、崗位和相關應急救援隊伍。
某水電站地處偏遠地區,根據有關法規要求編制了事故應急預案,明確了應急保障內容,關于應急保障內容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配備衛星電話屬于通信與信息保障
B.購置沖鋒舟屬于物資裝備保障
C.與當地派出所簽訂應急協議屬于應急隊伍保障
D.與當地醫院簽訂協議屬于其他保障
(1)通信與信息保障。明確與可為本單位提供應急保障的相關單位或人員通信聯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備用方案。同時,建立信息通信系統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2)應急隊伍保障。明確應急響應的人力資源,包括應急專家、專業應急隊伍、兼職應急隊伍等。(3)物資裝備保障。明確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運輸及使用條件、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4)其他保障。根據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經費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技術保障、醫療保障、后勤保障等。
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基層單位,是公安機關在街道、鄉鎮、社區等基層單位設立的警務機構。派出所主要負責維護社會治安、打擊刑事犯罪、處理各類警情和糾紛等基層警務工作,不屬于應急隊伍保障。
想刷更多注安考試試題?233網校APP提供注冊安全工程師章節習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每日一練、模考大賽、答題闖關等刷題功能,大家可通過刷題,加深鞏固,掌握要點,查漏補缺,穩步提升!【進入下載APP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