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1.A【解析】《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鼓勵商業銀行采取基于內部評級體系的內部模型計量信用風險。故選A。
2.B【解析】期權和期權性條款都是在對期權持有者有利時執行。因此,期權性工具應具有不對稱的支付特征。故選B。
3.C【解析】大多數嚴重的流動性危機都源于商業銀行自身管理或技術上存在致命的薄弱環節。
4.B【解析】用經風險調整的業績評估方法(RAPM)比較,股本收益率(ROE)和資產收益率(ROA)兩項指標反映的是商業銀行短期效益,恰恰忽視的是長期的穩定性以及盈利情況。故選B。
5.A【解析】杠桿比率是用來衡量企業所有者利用自有資金獲得融資的能力,所以B選項錯誤。流動性比率是用來判斷企業歸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所以C選項錯誤。效率比率是體現管理層管理和控制資產的能力,所以D選項錯誤。A項表述正確。
6.D【解析】多幣種的資產和負債結構增加了銀行流動性管理的復雜程度。D項表述錯誤。
7.D【解析】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無力為負債的減少和/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造成損失或破產的風險。從概念中就可得知流動性風險來源于負債和資產兩方面的原因。故選D。
8.A【解析】操作風險損失數據的收集要遵循客觀性、全面性、動態性、標準化的原則。9.B【解析】投資活動現金流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買賣房產、購買機器設備或資產租借,借款給附屬公司,或者買賣其他公司的股票等投資行為。
10.C【解析】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期初所有者權益合計+期末所有者權益合計)/2]×100 %,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凈利率,代入公式得凈資產收益率為3.330%。故選C。
11.ABCE【解析】本題考查對經風險調整的業績評估方法的理解。在經風險調整的業績評估方法中,目前被廣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是經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 (RAROC),選項A正確。在單筆業務層面上,RAROC可用于衡量一筆業務的風險與收益是否匹配,為商業銀行是否開展該筆業務以及如何定價提供依據,選項B正確。在資產組合層面上,商業銀行在考量單筆業務的風險和資產組合效應之后,可依據RAROC衡量資產組合的風險與收益是否匹配,選項C正確。使用經風險調整的業績評估方法,有利于在銀行內部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從根本上改變銀行忽視風險、盲目追求利潤的經營方式,選項E正確。要克服傳統績效考核中盈利目標未充分反映風險成本的缺陷,必須以經濟資本配置為基礎的經風險調整的業績評估方法,而不是監管資本。故選項D錯誤。正確答案為ABCE。
12.ABD 【解析】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下,合格保證的范圍包括;①主權、公共企業、多邊開發銀行和其他銀行;②外部評級在A級以上的法人、其他組織和自然人;③雖然沒有相應的外部評級,但內部評級的違約概率相當于外部評級A級及以上水平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自然人。敞選ABD。
13.ABC【解析】本題考查風險轉移策略的種類,A、B、C都屬于風險轉移的策略。D、E兩項屬于風險對沖。
14.BC【解析】風險規避策略的實施成本主要在于風險分析和經濟資本配置方面的支出。因此本題B、C選項正確。
15.BCD【解析】核心員工流失體現為對關鍵人員依賴的風險,缺乏足夠后援、替代人員,相關信息缺乏共享和文檔記錄,缺乏崗位輪換機制等。
16.ABCD【解析】商業銀行完善操作風險的評估與控制,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合規管理文化和集中式的、可靈活擴充的業務信息系統。雄厚的研發實力并不是需具備的基本條件。因此正確答案為ABCD。17.BCD【解析】由于債務人財務狀況惡化,銀行同意進行消極熏組,對貸款合同條款做出非商業性調整。具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況:一是合同條款變得導致債務規模下降。二是因債務人無力償還而借新還舊。三是債務人無力償還而導致的展期。
18.CD【解析】風險管理的“三道防線”是:第一防線――前臺業務人員;第二道防線――風險管理職能部門;第三道防線――內部審計部門。
19.CDE【解析】在《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規定對信用風險計量方法有三種,即標準法、內部評級初級法和內部評級高級法,而A、B兩項是對操作風險的計量方法。
20.AB 【解析]ROE和ROA用來度量商業銀行這樣被普遍認為是經營特殊商品的高風險企業具有明顯的局限性:一是不足以真實反應商業銀行長期穩定性和健康性;二是無法全面、深入地解釋商業銀行在盈利的同時所承擔的風險水平。而RAROC卻彌補了這些缺點。因此正確答案為AB。
21.B【解析】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以后售出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套期保值利用的就是時間跨度,即期交易沒有這個功能。
22.D【解析】結合現實,股票投資收益率下降,會使人們把投資于股市的資金撤出來存入銀行,因此不會造成銀行的流動性緊張。流動性緊張的情形是發生擠兌行為。故選D。
23.C【解析】對集團法人客戶進行信用風險識別時,漢別頻率應當與額度授信周期一致。故選C。
24.A【解析】商業銀行可以選擇標準法、替代標準法或高級計量法來計量操作風險監管資本。
25.D
26. C
系統解析:風險對沖是指通過投資或購買與管理基礎資產收益波動負相關或完全負相關的某種資產或金融衍生產品來沖銷風險的一種風險管理策略。
27. A
28. D
29. A
30. D
31. D
32. D
系統解析:新協議將資本充足率定義為:資本充足率=(資本一扣除項)÷(信用風險加權資產+12.5X市場風險資本要求)。
33. C
34. B
系統解析: 根據我國銀監會制定的《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其中超額準備金率的計算公式為:人民幣超額準備金率=(在中國人民銀行超額準備金存款+庫存現金)/人民幣各項存款期末余額×100%。故選B。
35. C
36. A
37. B
38. A
系統解析: 首先,客戶信用評級是信用風險管理辦法,反映的不是流動風險。其次,對客戶信用評級就是要反映客戶的償債能力和償債意愿,如果客戶盈利能力很強,但償債意愿很弱,信用風險依然很大。所以償債意愿是個很重要的考查因素。
39. A
系統解析: 根據巴塞爾委員會的《資本協議市場風險補充規定》,計量市場風險監管資本的公式為:市場風險監管資本=(附加因子+最低乘數因子3)×VaR。故選A。
40. C
41. C
42. D
系統解析: 外部數據應包含實際損失金額數據、發生損失事件的業務規模、損失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等信息。
43. B
44. D
45. A
46. C
47. C
48. B
49. A
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