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解析]銀行內部資源分析不僅要將自身已有資源與營銷需求相比較,確定自身優劣勢,還要進一步將銀行自身優劣勢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優劣勢進行比較,以確定自身具備較大營銷優勢的范圍。
2.×[解析]銀行所預期達到的市場地位應該是最優的市場份額。
3.×[解析]客戶為獲得低融資成本、增加短期支付能力及得到長期金融支持等利益而產生的貸款動機稱為理性動機;感性動機是指為獲得影響力,即被銀行所承認、欣賞或被感動等情感利益而產生的購買動機。
4.×[解析]在細分市場的過程結束后,有必要對細分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評價一般包括市場容量、市場風險及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5.√[解析]銀行的營銷計劃可以是銀行某個生產線的營銷計劃,也可以是單個公司信貸產品的營銷計劃,兩者側重點有所不同,可以根掘實際情況和既定的營銷目標加以選擇。
6.×[解析]資金平均成本是指每一單位的資金所花費的利息、費用額,它不考慮未來利率費用變化后的資金成本變動,主要用來衡量銀行過去的經營狀況。資金邊際成本是指銀行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投資所需花費的利息、費用額。因為它反映的是未來新增資金來源的成本,所以,在資金來源結構變化,尤其是在市場利率變化的條件下,以它作為新貸款定價的基礎較為合適。
7.×[解析]銀行內部資源分析中的“物質支持”主要分析銀行各種物質支持能否滿足未來營銷活動的需要。
8.×[解析]對銀行產品的定價,至少有三個目標:產品如何能夠被市場和消費者認可;如何擴大市場份額和占有率;利潤如何轉化,即盈利。
9.×[解析]商業銀行產品組合寬度以其擁有產品線的多少反映,所以應當是商業銀行擁有的產品線越多,其產品組合寬度越大;每條產品線包含產品項目的多少反映了商業銀行產品組合的深度,每條產品線內包含產品項越多,商業銀行產品組合的深度越大。
10.×[解析]在信貸產品同構性較強時,各銀行的產品差異不大,此時只能通過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來維持一種產品的競爭優勢。
11.×[解析]隱含價格是指貸款定價中的一些非貨幣性內容。
12.×[解析]商業銀行選擇目標市場必須要有足夠的購買力且能保持穩定,這樣才能保證銀行具有足夠的營業額。購買力不穩定可能引發銀行營業額的波動,影響經營和盈利目標實現。
13.√[解析]只有具有比較通暢銷售渠道的目標市場,銀行產品和服務才能順利地進入。
14.√[解析]為了減少損失,提高收益,并避免競爭者仿制而搶占市場,銀行應該盡可能縮短介紹期的時間,盡早進入成長期。
15.×[解析]在同類信貸產品市場上,同一細分市場的客戶具有較多共同性;對于不同種類信貸產品,即使細分市場相同,客戶仍沒有共同性,如國有企業擔保貸款市場與國有企業短期貸款市場并無太多共同性。
16.√[解析]銀行公司信貸產品投入市場后也會經歷一個產生、發展與衰亡的過程,其生命周期可以分為4個階段:介紹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每個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客戶對產品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銀行產品的銷售額以及利潤額也不相同,因此在各個階段銀行營銷有著不同的任務與特點,必須采取不同的產品策略。
17.√[解析]銀團貸款是典型的合作營銷,是指由一家或幾家銀行牽頭,組織多家銀行參加,在同一貸款協議中按商定的條件向同一借款人發放的貸款,又稱辛迪加貸款。
18.√[解析]銀團貸款是典型的合作營銷,合作營銷已成為銀行開展跨國營銷的主要業務拓展方式。
19.√[解析]客戶經理制是指商業銀行的營銷人員與客戶,特別是重點客戶,建立一種明確、穩定和長期的服務對應關系。客戶經理的工作目標就是全面把握服務對象的整體信息和需求,在控制和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組織全行有關部門共同設計,并對其實施全方位金融服務方案。推行客戶經理制勢必打破傳統的以產品為導向的組織形式,向以市場和客戶為中心的業務組織管理架構轉變。
20.√[解析]電子銀行業務,已成為全球銀行業服務客戶、贏得競爭的高端武器,也是銀行市場營銷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