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內部控制
1.定義和內涵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是指商業銀行內部的控制系統。
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不僅可以保障風險管理體系的健全,改善公司治理結構,而且還可以促進風險管理策略的有效實施,同時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會極大提高內部控制的質量和效率。
2.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目標和要素
(1)目標
確保國家法律規定和商業銀行內部規章的貫徹執行
確保商業銀行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全面實施和充分實現
確保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確保業務記錄、財務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時、真實和完整。
(2)要素
內部控制環境
風險識別與評估
內部控制措施
信息交流與反饋
監督、評價與糾正
(3)主要原則
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必須貫徹全面、審慎、有效、獨立的原則
商業銀行風險文化
1.定義和內涵
風險文化是指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風險管理理念、哲學和價值觀,是通過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戰略、風險管理制度以及廣大員工的風險管理行為表現出來的一種企業文化。風險文化一般由風險管理理念、知識和制度三個層次組成,其中風險管理理念是精神核心。
2.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
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創造資本增值和股東回報的重要手段。
風險管理的目標不是消除風險,而是通過主動的風險管理過程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風險管理戰略應該納入商業銀行整體戰略之中,并服務于業務發展戰略
商業銀行應該充分了解所有風險,建立和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對于不了解或無把握控制風險的業務,應該采取審慎態度。
3.風險文化的培植
首先,風險文化不是階段性工作,而是商業銀行的一項終身事業
其次,商業銀行應向全體員工廣泛宣講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等內容,使之成為商業銀行和員工一致的價值觀。
最后,商業銀行應該通過建立管理制度和實施績效考核,將風險文化融入到每一位員工的日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