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在備考期間提高復習效率,小編根據教材整理了歷年《初級風險管理》考試的高頻考點。掌握知識就是要抓住核心,在后期復習能靈活應用到試題中去。告別裸考,提早復習讓考試更有底氣!
第六章 流動性風險管理
考點2 流動性風險評估【免費試聽>>電子版考點領取】
(1)流動性比率/指標法
流動性比率/指標法是各國監管當局和商業銀行廣泛使用的流動性風險評估方法,通常采用兩種方式:①同類金融機構之間橫向比較各項流動性比率/指標;②商業銀行內部縱向比較不同歷史時期的各項流動性比率/指標。
目前,我國對于商業銀行流動性監管采用四項主要指標,即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比例、存貸比和流動性比例。
①流動性覆蓋率=優質流動性資產儲備/未來30日凈現金流出量× l00%
②凈穩定資金比例=可用的穩定資金/所需的穩定資金×l00%
③存貸比=各項貸款余額/各項存款余額X l00%該指標不應高于75%
④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余額/流動性負債余額×100%該指標不應低于25%
(2)現金流分析法
商業銀行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差異可以用“剩余”或“赤字”來表示:
①當資金來源大于資金使用時,出現資金“剩余”,表明商業銀行擁有一個“流動性緩沖器”,即流動性相對充足。
②當資金來源小于資金使用時,出現流動性“赤字”,此時必須考慮這種資金匱乏可能造成的支付困難以及由此產生的流動性風險。根據歷史經驗分析得知,當資金剩余額與總資產之比小于3%~5%,甚至為負數時,商業銀行應當對其流動性狀況引起高度重視。
(3)其他流動性評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