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在備考期間提高復習效率,小編根據教材整理了歷年《初級風險管理》考試的高頻考點。掌握知識就是要抓住核心,在后期復習能靈活應用到試題中去。告別裸考,30天復習計劃讓考試更有底氣!
第三章 信用風險管理
考點3 信用風險監測與報告【免費試聽>>電子版考點領取】
(1)信用風險監測
信用風險監測是指風險管理人員通過各種監控技術,動態捕捉信用風險指標的異常變動,判斷其是否已達到引起關注的水平或已經超過閾值。
有效的信用風險監測體系應實現以下目標:①商業銀行了解借款人或交易對方當前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動趨勢;②監測對合同條款的遵守情況;③評估抵(質)押物相對債務人當前狀況的抵補程度以及抵(質)押物價值的變動趨勢;④識別借款人違約情況,并及時對風險上升的授信進行分類;⑤對已造成信用風險損失的授信對象或項目,迅速進入補救和管理程序。
(2)信用風險報告
風險報告的主要內容
①內部報告
評價整體風險狀況、識別當期風險特征、分析重點風險因素、總結專項風險工作、配合內部審計檢查
②外部報告
提供監管數據、反映管理情況、提出風險管理的措施建議等
①綜合報告
①轄內各類風險總體狀況及變化趨勢;②分類風險狀況及變化原因分析;③風險應對策略及具體措施;④加強風險管理的建議
②專題報告
①重大風險事項描述(事由、時間、狀況等);②發展趨勢及風險因素分析;③已采取和擬采取的應對措施
風險報告的職責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保證對有效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相關性的清醒認識;②傳遞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③實施并支持一致的風險語言/術語;④使員工在業務部門、流程和職能單元之間分享風險信息;⑤告訴員工在實施和支持全面風險管理中的角色和職責;⑥利用內部數據和外部事件、活動、狀況的信息,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目標實施提供支持;⑦保障風險管理信息及時、準確地向上級或者同級的風險管理部門、外部監管部門、投資者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