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融基礎知識
第四節 外匯與匯率
考點:外匯與匯率的基本內容【點擊試聽>>聽老師講解】
1.外匯的概念
外匯,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用于國際結算的多種支付憑證,它包括外國貨幣(鈔票、鑄幣)、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以及其他可以在外國兌現的憑證。
2.匯率及其標價方法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匯率最常用的標價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于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標價法。
(2)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與前者正好相反,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等采用間接標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