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瀾湖公司于2007年至2008年發(fā)生了如下投資業(yè)務:
(1)2007年3月10日,瀾湖公司委托某證券公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購入A上市公司發(fā)行的股票,瀾湖公司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購買股票時,實際支付的價款為604萬元,其中,4萬元為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xiàn)金股利。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10萬元。
(2)2007年4月10日,瀾湖公司收到購買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股利4萬元。
(3)2007年6月30日(資產負債表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628萬元。
(4)2007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612萬元。
(5)2008年2月10日,A公司宣告分派2007年度現(xiàn)金股利,瀾湖公司可以獲得現(xiàn)金股利2萬元。
(6)2008年3月1日,瀾湖公司收到現(xiàn)金股利2萬元。
(7)2008年5月18日,瀾湖公司將該股票全部出售,所得價款為770萬元。
要求:(1)計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成本。
(2)針對上述投資業(yè)務,編制會計分錄。
2、2006年1月1日,藍天公司開始自行研究、開發(fā)一項新技術,與該研發(fā)過程相關的經濟業(yè)務如下:
(1)2006年,該項研發(fā)活動完成了研究階段,該階段發(fā)生不能予以資本化的研發(fā)支出共計150萬元,其中,發(fā)生的材料費用50萬元,直接參與開發(fā)人員的工資費用100萬元。
(2)2006年12月31日,研究階段發(fā)生的不能予以資本化的研發(fā)支出轉入當期損益。
(3)從2007年1月1日開始進入開發(fā)階段,并發(fā)生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fā)支出600萬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
(4)2008年1月1日,研究開發(fā)項目完成,并最終開發(fā)出一項非專利技術。
(5)假定形成的無形資產為藍天公司自己使用,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從2008年1月1日起,該無形資產每月進行攤銷。
(6)2010年1月1日,藍天公司將該項非專利技術轉讓給曉澤公司,實際取得的轉讓價款為410萬元,應交稅費20.5萬元,有關款項已存入銀行。
要求:針對無形資產的取得、攤銷和處置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3、 晨曦公司是空調生產企業(yè)。共有職工860人。其中生產工人700人,車間管理人員50人,行政管理人員60人,銷售人員30人,在建工程人員20人。晨曦公司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07年5月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
(1)本月應付職工工資總額980萬元,“工資結算匯總表”結算本月應付產品生產工人工資650萬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90萬元,行政管理人員工資120萬元,銷售人員工資65萬元,在建工程人員工資55萬元。
(2)下設的職工食堂享受企業(yè)提供的補貼,本月領用自產空調一批,該批產品的賬面價值為3.6萬元,市場價格5.4萬元(不含增值稅),適用的消費稅率為10%。
(3)以自產空調作為勞動節(jié)福利發(fā)放給企業(yè)的每名職工,同時根據(jù)稅法的規(guī)定,視同銷售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每臺空調的單位成本為0.2萬元,單位市場售價0.3萬元。
(4)將本企業(yè)的10輛汽車免費提供給部門經理以上職工(10名)使用。每輛汽車每月計提折舊0.16萬元。
(5)為副總裁以上高級管理人員(3人)每人租賃一套帶有家具和電器的公寓,月租金總額為1.2萬元。
(6)本月末,用銀行存款支付副總裁以上高管人員住房租金1.2萬元。
(7)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的計提標準計算,晨曦公司本月應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共計196萬元。其中,生產工人、車間管理人員、行政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和在建工程人員應享有的部分分別為130萬元、18萬元、24萬元、13萬元和11萬元。
(8)結算本月應付職工工資總額980萬元,代扣職工房租27萬元,企業(yè)代墊職工家屬醫(yī)藥費23萬元,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40萬元,實發(fā)工資890萬元,銀行存款轉賬支付。
(9)以銀行存款繳納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196萬元。
要求:針對上述與職工薪酬相關的經濟業(yè)務,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4、 某企業(yè)A產品本月完工產品數(shù)量1 200件,在產品數(shù)量600件,在產品的完工進度按平均50%計算。材料在開始生產時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約當產量比例分配。A產品本月月初在產品和本月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共計72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共計450 000元,制造費用共計300 000元。
要求:按照約當產量比例法計算A產品的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
五、綜合題
1、朗能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7年1月,朗能公司以自營的方式建造一座生產車間。相關資料如下:
(1)2006年1月,購入工程用專項物資30萬元,增值稅額5.1萬元。該項工程物資已驗收入庫,款項暫未支付。
(2)領用上述工程物資,用于建造生產車間。
(3)領用自產的柴油4萬元,稅務部門核定的計稅價格為5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消費稅額為1.05萬元。
(4)領用本單位外購原材料一批用于在建工程,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0萬,應負擔的增值稅額為1.7萬元。
(5)應付工程人員工資27.3萬元。
(6)2007年12月30日,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7)該項固定資產(即生產車間)可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5萬元,從2008年開始按照年數(shù)總和法計提折舊。
(8)2009年9月,朗能公司對車間廠房進行日常修理,修理過程中發(fā)生材料費用1.2萬元,應支付的維修人員工資2.6萬元。
(9)2010年12月31日,該生產車間因水災而遭到毀損。殘料估計價值為5萬元,并已驗收入庫。用銀行存款支付清理費用1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經保險公司核定應賠償損失10萬元,賠款尚未收到。朗能公司確認了該生產車間的毀損損失。
要求:(1)編制構建生產車間的相關會計分錄。
(2)計算2008年生產車間應計提的折舊金額,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3)編制2009年朗能公司修理車間廠房的會計分錄。
(4)編制與2010年朗能公司車間毀損相關的會計分錄。
2、 大地股份有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稅率為33%。大地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其所生產的產成品。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銷售商品的當時,逐筆結轉銷售成本。2007年度,大地公司相關經濟業(yè)務和事項如下:
(1)3月9日,賒銷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貨款為200萬元,增值稅為34萬元。所銷售商品的成本為120萬元。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
(2)5月27日,提前報廢一臺設備,原價25萬元,已提折舊15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報廢時獲得收入8萬元并已存入銀行,另外以現(xiàn)金支付清理費用1萬元。
(3)本年生產產品領用原材料120萬元,生產車間一般性消耗原材料35萬元,行政管理部門領用原材料5萬元。
(4)分配本年度工資300萬元,其中:生產工人工資180萬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30萬元,行政管理人員工資35萬元,在建工程人員工資55萬元。
(5)9月22日,銷售原材料一批,銷售款已存入銀行。該批材料的實際成本為27萬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的貨款為30萬元,增值稅額為5.1萬元。
(6)本年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3萬元。
(7)企業(yè)持有的賬面余額為36萬元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其在年末的公允價值為42萬元。
(8)11月19日,大地公司將其所持有的一項專利權轉讓給曉澤公司,該專利權的成本為50萬元,已攤銷27萬元,實際取得的轉讓價款為60萬元,應交稅費3萬元,款項已存入銀行。
(9)本年計提生產車間固定資產折舊85萬元,行政管理部門固定資產折舊5萬元。
(10)以銀行存款支付展覽費8萬元,利息費用3萬元。
(11)2007年,大地公司所持股的明達公司(大地公司占明達公司股份的30%,大地公司對其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
(12)計算并確定本年應交所得稅。假定不存在所得稅納稅調整事項。
(13)將本年的損益類科目結轉至“本年利潤”科目。
要求:(1)編制大地公司上述經濟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2)編制大地公司2007年度的利潤表(“每股收益”項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