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旅游經濟基礎知識
一、旅游活動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與旅游活動直接相關的基本知識和規范概念,以及對這些知識和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考試內容
(一)旅游活動及其體系
世界旅游組織對旅游活動的規范界定,旅游活動的基本特征,旅游活動內容的構成要素以及旅游活動體系的構成要素。
(二)旅游活動類型
常見的劃分標準,依據不同標準劃分的旅游活動類型。
(三)旅游活動的性質與開展特點
旅游現象的諸多表現及其原因,基于消遣型旅游的旅游活動性質,現代旅游活動開展的基本特點。
(四)旅游客源地與旅游目的地
旅游客源地的概念及其評價因素;旅游日的地的概念及其類型,影響二者之間旅游活動的因素,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
二、旅游者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旅游者的概念性定義,旅游統計中的相關用語、統計口徑和統計方法,實現個人旅游需求的條件以及旅游者的分類等基本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處理工作實務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旅游者與相關統計
旅游者的概念性定義;統計工作中的專門用語及其界定;國內外在統計口徑和統計方法方面的異同。
(二)實現個人旅游需求的條件
實現個人旅游需求應具備的條件,旅游動機的概念和主要的動機理論,旅游動機因人而異的原因和主要影響因素,旅游動機的基本類型。
(三)旅游者的分類
基于旅游目的的旅游者分類。
三、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有關旅游資源及其開發與保護工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和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旅游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旅游資源的概念、本質特征與價值決定,在目的地旅游業中的地位;基于不同角度的旅游資源分類。
(二)旅游資源的開發
“開發”一詞的含義,開發工作的主要內容、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三)旅游資源的保護
致使旅游資源遭受破壞的原因,保護工作應遵循的原則,針對不同原因的保護措施。
四、旅游業與旅游產品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旅游業、旅游產品以及旅游服務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和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旅游業
旅游業概念及其界定角度,旅游業的性質,旅游業的特點及其表現,旅游業的構成。
(二)旅游產品
整體旅游產品和單項旅游產品的概念,旅游產品的性質與特點,旅游產品的結構。
(三)旅游服務
旅游產品與旅游服務的異同,服務質量的標準與直接表現,服務質量的影響因素,實施旅游服務質量管理的基本途徑。
五、旅游市場與營銷調研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旅游市場、旅游市場細分以及目標市場的選擇、旅游營銷調研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旅游市場與市場細分
旅游市場的概念,市場細分的必要性和意義、原則、常用的標準。
(二)目標市場的選擇
目標市場選擇與市場細分之間的關系,日標市場的選擇方法,目標市場策略的類別以及不同目標市場策略的優點和缺點。
(三)旅游營銷調研與預測
營銷調研的概念、作用、開展步驟和收集資料的方法,市場預測的概念、開展步驟以及常用的方法。
六、旅游的影響與可持續旅游發展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旅游業的發展帶給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各種可能性影響,以及按照科學發展觀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旅游的正面影響
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的正面影響及其主要表現。
(二)旅游的負面影響
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的負面影響及其主要表現。
(三)可持續旅游發展
可持續發展觀與可持續旅游,可持續旅游發展實施中的核心問題,實施可持續旅游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