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考點:第一章
第三節 工商企業的職能、目標與責任
工商企業的基本職能
(1)把國家和客戶需求轉化為企業要求并予以滿足。
讓客戶滿意是企業的首要責任。
(2)確保產品質量,增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前提。
(3)努力進行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持續改進組織的管理體系。
(4)優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資源,使企業和相關方受益。
(5)確保國家財政收入,逐步增加員工收入。
(6)搞好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員工隊伍素質。
(7)注重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工作。
(8)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具體包括公共責任、道德行為、公益支持三方面。
企業特征:經濟性、社會性、獨立性、盈利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性和社會性。
企業的雙重性目標:企業兩個重要特征決定了企業目標的雙重性,即滿足社會需要并獲得利潤。
工商企業的經營目標
(一)獲取利潤
企業應當具有自己獨立的發展目標,即追求利潤和企業規模的擴張。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目標不再是簡單地追求利潤,而是以經濟效益為追求目標。
(二)滿足社會需要
1.生產并提供商品性的產品或服務,只是滿足社會需要的一個方面。
2.企業向國家納稅,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被認為是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的共同需要,即企業的社會責任。
3.保證并不斷增加能提供的工作機會,以滿足社會成員的就業需要。
4.保護環境也成為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三)滿足社會需要和獲取利潤的關系
兩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為條件、相互補充的。
首先,利潤是企業滿足社會需要程度的標志;
其次,利潤也是企業滿足或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的一個重要前提;
再次,承擔社會責任、滿足社會需要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獲取利潤與滿足社會需要是相輔相成的。
工商企業的社會責任
(一)概念: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遵守、維護和改善社會秩序、保護和增加社會福利方面所承擔的職責和義務。
(二) 內容
如提供就業機會、資助社會公益事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社會保障體系等。除此之外,就外部關系而言,企業還對股東、媒體、社區、政府、交易伙伴、消費者等相關社會組織及個人負有特定的社會責任。
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協調外部關系的基礎。
(三)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的有利作用
1.有助于增強客戶忠誠度
2.有助于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
3.有助于改善監管環境
4.有助于降低市場壁壘
(四)我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
1.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2.它是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必然要求
3.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4.有利于企業創造廣闊的生存空間
5.有利于企業員工形成共同的企業價值觀
6.有利于保證企業正確的經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