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考點:第一章
第四節 工商企業管理的概念、性質與職能
工商企業管理的概念
1.概念
工商企業管理是指在一定生產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業經理人員或經理機構依照一定原理、原則和方法,對企業的人、財、物、信息等生產要素進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盈利目標的活動的總稱。
2.內涵
(1)任何管理都是在一定生產方式下進行的。(2)任何管理都是在特定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背景下的管理。(3)企業管理要依據一定的管理原理、原則和方法進行。(4)企業管理的對象是企業中的人和物及其經濟活動。(5)企業管理通過管理的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的活動過程來完成。(6)企業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7)企業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工商企業管理的基本性質
1.自然屬性
與生產力、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必要條件,取決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勞動社會化程度。
2.社會屬性
與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相聯系的社會屬性,取決于生產關系的性質。
工商企業管理的主要職能
六項職能: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激勵
(一)具體職能
1.計劃職能
計劃就是通過調查研究,預測未來,確定生產經營活動的目標和方針,制定和選擇方案,綜合平衡,做出決策。計劃正確與否對企業的成敗具有決定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 計劃是企業管理的首要職能。
2.組織職能
(1)組織就是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要素、各部門、各環節、各方面在空間和時間的聯系上,在勞動分工與協作上,在上下左右的相互聯系上,在對外往來上合理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
(2)組織職能的執行,要從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出發,服從于企業的經營方針與決策。
3.指揮職能
指揮就是對企業各級各類人員的領導。
4.控制職能
控制或稱為監督,就是檢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進行情況,考察實際情況與原定計劃的差異,分析其原因,采取必要的糾偏對策。
5.協調職能
(1)協調是指調節企業各方面的工作,調節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2)協調可分為縱向協調與橫向協調、內部協調與外部協調。
6.激勵職能
激勵是推動人們向著期望目標前進的心理動力。
(二)企業管理的各項職能之間的關系
計劃是前提,提供目標和標準;組織是保證,提供計劃實施的組織機構和氛圍;指揮是手段,是實現計劃目標的必要途徑;協調和控制則分別解決計劃和目標實施中的增效和失效問題;激勵則是完成一切管理任務的基礎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