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同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能夠引起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和事實,就是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包括事件和行為。
1、事件
(1)事件是指不以合同法律關系主體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發生的,當事人無法預見和控制的,能夠引起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客觀現象。
(2)事件可分為自然事件和社會事件兩種。
(3)自然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現象所引起的客觀事實,如地震、臺風等。
(4)社會事件是指由于社會上發生了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難以預料的重大事件所形成的客觀事實,如戰爭、罷工、禁運等。
2、行為
(1)行為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有意識的活動,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兩種表現形式。
(2)行為還可分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
(3)行政行為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決、裁定以及仲裁機構裁決等,也是一種法律事實,也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
【例】能夠引起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就是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包括()。
A、自然事件
B、社會事件
C、行為
D、法院生效判決、裁定
E、仲裁機構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
【參考答案】ABCDE
【例】能夠引起合同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事實分為行為和事件兩類。下列在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事實,屬于行為的是()。
A、地震災害導致施工暫停
B、惡劣氣候影響施工安全
C、社會動亂影響施工進度
D、圖紙設計錯誤導致的工程返工
【參考答案】D
三、代理關系
1、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的、其民事責任由被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行為。
2、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必須在代理權限范圍內實施代理行為。
(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代理行為。
(3)代理人在被代理人的授權范圍內獨立地表現自己的意志,具體表現為代理人有權自行解決他如何向第三人作出意思表示,或者是否接受第三人的意思表示。
(4)被代理人對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既包括對代理人在執行代理任務中的合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也包括對代理人不當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例】代理人與第三人簽訂合同的法律特征表現為()。
A、以代理人的名義與對方談判
B、商簽的合同內應有代理****利和義務的條款
C、代理人在合同談判過程中在授權范圍內自主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D、所形成的合同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共同履行
【參考答案】C
3、代理的種類
3.1.委托代理
(1)委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委托授權行為而產生的代理,又稱為意定代理。
(2)在工程建設中涉及的代理主要是委托代理。如項目經理作為施工企業的代理人、總監理工程師作為監理單位的代理人、工程招標代理機構作為建設單位的代理人等。
(3)要注意區分作為代理權產生的基礎法律關系(如委托合同關系)和直接產生代理權的委托授權行為。
(4)授予代理權的形式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如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的,則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5)被代理人所作出的授權行為屬于單方的法律行為,僅憑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以發生授權的法律效力。被代理人有權隨時撤銷其授權委托。代理人也有權隨時辭去所受委托。但代理人辭去委托時,不能給被代理人和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失,否則應負賠償責任。
(6)代理人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代理權,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超出授權范圍的行為應當由行為人自己承擔。
(7)如果授權范圍不明確,則應當由被代理人(單位)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在被代理人無法承擔責任的基礎上負連帶責任。
【例】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下列行為屬于委托代理的有()。
A、項目法人授權工程招標機構為其辦理招標事宜
B、施工企業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參加施工投標
C、監理公司的總監理工程師代表公司執行工程監理任務
D、項目經理代表施工企業負責具體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
E、設計單位的設計負責人向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進行設計交底
【參考答案】ACDE
【例】如果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由于工作失誤導致采購的材料不能按期到貨,施工合同沒有按期完成,則建設單位可以要求()承擔責任。
A、施工單位
B、監理單位
C、材料供應商
D、項目經理
【參考答案】A
【例】甲委托乙以5000-8000元的價格購買電腦,但在授權委托書中未明確電腦的數量。乙以甲的名義和丙簽訂了50臺電腦的買賣合同(合同標的30萬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的行為超出了授權范圍,因此買賣合同的民事責任應由乙承擔
B、甲的授權不明,因此甲應承擔買賣合同的民事責任
C、丙向甲送貨,甲可以乙實施的代理行為超越代理權限為由拒絕接收
D、乙應對買賣合同承擔連帶責任,但以甲無法承擔責任為基礎
【參考答案】BD
3.2.法定代理
法定代理是指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產生的代理。法定代理主要是為維護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利益而設立的代理方式。
3.3.指定代理
指定代理,是根據人民法院和有關單位的指定而產生的代理。指定代理只在沒有委托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的情況下適用。
【例】以代理權產生的依據不同,可將代理分為()。
A、委托代理
B、轉代理
C、法定代理
D、無權代理
E、指定代理
【參考答案】ACE
【例】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是監理單位的代理人,這種代理是()。
A、法定代理
B、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D、轉代理
【參考答案】B
4、無權代理
(1)無權代理是指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而以他人名義進行民事、經濟活動。
(2)無權代理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①沒有代理權而為的代理行為;
②超越代理權限而為的代理行為;
③代理權終止后的代理行為。
【例】下列代理行為中,屬于無權代理的有()。
A、超越代理權進行代理
B、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
C、沒有代理權而進行代理
D、代理他人與自己進行法律行為
【參考答案】AC
(3)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
①“被代理人”可以行使“追認權”,將無權代理行為轉化為合法的代理行為,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
②“被代理人”可以行使“拒絕權”,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③第三人事后知道對方為無權代理的,可以向“被代理人”行使“催告權”。
④第三人事后知道對方為無權代理的,在被代理人追認前可以行使“撤銷權”。
⑤未經追認的無權代理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被代理人”只有在追認無權代理行為后,才承擔民事責任,但“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例】下列關于代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無權代理行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決定是否有效
B、無權代理在被代理人追認前相對人可以撤銷
C、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D、代理人只能在代理權限內實施代理行為
【參考答案】C
【例】甲委托乙前往丙廠采購男裝,乙覺得丙生產的女裝市場看好,便自作主張以甲的名義向丙訂購。丙未問乙的代理權限,便與之訂立了買賣合同。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有追認權
B、丙有催告權
C、丙有撤銷權
D、構成無權代理
【參考答案】ABCD
5、代理關系的終止
注意: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死亡和喪失/恢復民事行為能力都不必然引起代理關系的終止。
【例】某律師接受當事人委托參加民事訴訟,以下屬于委托代理權消滅的原因有()。
A、訴訟終結
B、當事人解除委托
C、代理人辭去委托
D、當事人死亡
E、代理人有過錯
【參考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