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為您總結2018年-2019年基金從業考試《基金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規范》第二十二章(基金銷售行為規范及信息管理)真題,為您備考提供方向。
1、私募基金可以通過以下哪種方式進行宣傳( )。
A. 公開出版資料
B. 公共門戶網站、鏈接廣告和博客
C. 海報、戶外廣告
D. 對特定客戶推送產品說明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私募基金的宣傳推介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二節
【233網校解析】私募基金不得公開宣傳,因此募集機構不得通過下列媒介渠道推介私募基金:
(1)公開出版資料。
(2)面向社會公眾的宣傳單、布告、手冊、信函、傳真。
(3)海報、戶外廣告。
(4)電視、電影、電臺及其他音像等公共傳播媒體。
(5)公共、門戶網站鏈接廣告、博客等。
(6)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序的募集機構官方網站、微信朋友圈等互聯網媒介。
(7)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序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
(8)未設置特定對象確定程序的電話、短信和電子郵件等通信媒介。
(9)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規定和中國基金業協會自律規則禁止的其他行為。
2、《證券投資基金法》對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的禁止行為做了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禁止行為( )
A. 向基金管理人出資
B. 從事承擔無限責任的投資
C. 承銷證券
D. 運用基金財產買賣基金管理人控股股東發行的證券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銷售適用性與投資者適當性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依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規定,基金財產不得用于下列投資或者活動:①承銷證券;②違反規定向他人貸款或者提供擔保;③從事承擔無限責任的投資;④買賣其他基金份額,但是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⑤向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出資;⑥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證券交易價格及其他不正當的證券交易活動;⑦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禁止的其他活動。
3、關于基金銷售適用性的實施保障,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
I、基金銷售機構總部應當負責制定與基金銷售適用性相關的制度和程序
Ⅱ.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制定基金產品和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的方法
III.在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臺中建設并維護與基金銷售適用性相關的功能模塊
Ⅳ.基金銷售分支機構應在總部的指導和管理下實施與基金銷售適用性相關的制度和程序
A. I、II、III、Ⅳ
B. II、III、Ⅳ
C. I、II、III
D. I、II、Ⅳ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銷售適用性與投資者適當性的實施保障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
基金銷售機構應當通過內部控制保障基金銷售適用性在基金銷售各個業務環節的實施。基金銷售機構總部應當負責制定與基金銷售適用性相關的制度和程序,建立銷售的基金產品池,在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臺中建設并維護與基金銷售適用性相關的功能模塊。
基金銷售機構分支機構應當在總部的指導和管理下實施與基金銷售適用性相關的制度和程序。
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制定基金產品和基金投資人匹配的方法,在銷售過程中由銷售業務信息管理平臺完成基金產品風險和基金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的匹配檢驗。
4、關于基金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和評價,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 銷售機構應通過適當途徑向投資人公開其調查和評價方法
B. 為避免重復采集,提高評估效率,銷售機構無需對基金投資人重復進行調查
C. 如基金投資人放棄接受調查的,銷售機構應當通過其他合理方法對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調查
D. 銷售機構對基金產品風險與基金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的適當性匹配意見,并不表明其對產品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和評價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銷售機構應充分使用已了解信息和已有評估結果,避免重復采集,提高評估效率。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示基金投資人重新接受風險承受能力調查,也可以通過對已有客戶信息進行分析的方式更新對基金投資人的評價,并告知投資者上述情況。過往的評價結果應當作為歷史記錄保存。
5、關于基金銷售協議,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Ⅰ.基金銷售協議是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之間簽署的協議
Ⅱ.具有基金代銷資格的銷售機構可以先銷售基金產品,再補充簽訂銷售協議
Ⅲ.基金銷售條款可以在基金銷售協議及其補充協議中約定
Ⅳ.基金銷售協議可以約定銷售機構根據銷售基金的銷售量來提取一定比例的客戶維護費
A. Ⅰ、Ⅱ
B. Ⅱ、Ⅳ
C. Ⅰ、Ⅲ
D. Ⅲ、Ⅳ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銷售費用具體規范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三節
【233網校解析】基金銷售機構銷售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產品前,應與基金管理人簽訂銷售協議,約定支付報酬的比例和方式。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可以在基金銷售協議中約定依據銷售機構銷售基金的保有量提取一定比例的客戶維護費,用以向基金銷售機構支付客戶服務及銷售活動中產生的相關費用,客戶維護費從基金管理費中列支。
6、基金的宣傳推介材料中推介貨幣市場基金的,應當( )。
A. 保證本金安全
B. 說明貨幣市場基金不等同于存款
C. 保證最低收益
D. 預測未來收益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宣傳推介材料的其他規范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二節
【233網校解析】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中推介貨幣市場基金的,應當提示基金投資人,購買貨幣市場基金并不等于將資金作為存款存放在銀行或者存款類金融機構,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7、關于基金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和評價,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
A. 為保證所獲得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基金銷售機構必須采用當面的形式對基金投資人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調查
B. 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在基金投資人首次開立基金交易賬戶時或首次購買基金產品時對基金投資人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和評價
C. 在對基金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調查和評價之前,基金銷售機構應當核查基金投資人的投資資格
D. 基金銷售機構應對已經購買了基金產品的基金投資人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追溯調查和評價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和評價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
基金銷售機構可以采用當面、信函、網絡或對已有的客戶信息進行分析等方式對基金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調查,并向基金投資人及時反饋評價的結果。
8、非公開募集基金應當向合格投資者募集,以下選項中不屬于合格投資者規定特征的是( )。
A. 達到規定資產規模或者收入水平
B. 具備相應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
C. 具有投資公開募集基金的投資經歷
D. 投資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規定限額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私募基金銷售原則性要求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六節
【233網校解析】合格投資者,是指達到規定資產規模或者收入水平,并且具備相應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其基金份額認購金額不低于規定限額的單位和個人。
9、關于投資者教育的基本原則,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
A. 證券經營機構應當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各項業務環節
B. 投資者教育是投資咨詢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
C. 投資者教育沒有固定模式
D. 不存在廣泛適用的投資者教育計劃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投資者教育的基本原則
【所屬章節】第二十三章 第三節
【233網校解析】
重視投資者教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投資者保護以及正確的保護方法。對此,較權威的解釋可以參考國際證監會組織為投資者保護工作設定的六個基本原則:①投資者教育應有助于監管者保護投資者。②投資者教育不應被視為是對市場參與者監管工作的替代。③證券經營機構應當承擔各項產品和服務的投資者教育義務,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各業務環節。④投資者教育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相反地,它可以有多種形式,這取決于監管者的特定目標、投資者的成熟度和可供使用的資源。⑤鑒于投資者的市場經驗和投資行為成熟度的層次不一,因此并不存在廣泛適用的投資者教育計劃。⑥投資者教育不能也不應等同于投資咨詢。
10、對基金產品的風險評價,可以由( )提供。
Ⅰ.基金管理公司特定部門
Ⅱ.基金托管機構
Ⅲ.基金銷售機構的特定部門
Ⅳ.第三方的基金評級與評價機構
A. Ⅱ、Ⅲ、Ⅳ
B. Ⅰ、Ⅳ
C. Ⅰ、Ⅱ、Ⅲ、Ⅳ
D. Ⅲ、Ⅳ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產品或者服務風險評價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對基金產品的風險評價,可以由基金銷售機構的特定部門完成,也可以由第三方的基金評級與評價機構提供。
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應當至少依據以下四個因素:一是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二是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三是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四是基金成立以來有無違規行為發生。同時綜合考慮流動性、到期時限、杠桿情況、結構復雜性、投資最低金額、募集方式等因素。
11、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代銷機構進行基金宣傳推介,應按照規定報送報告材料,報告材料包括( )。
Ⅰ.基金宣傳推介材料的形式和用途說明
Ⅱ.基金公司督察長出具的合規意見書
Ⅲ.基金代銷機構出具的基金評級報告
Ⅳ.基金托管銀行出具的基金業績復核函
A. Ⅰ、Ⅱ、Ⅳ
B. Ⅰ、Ⅱ、Ⅲ
C. Ⅰ、Ⅱ、Ⅲ、Ⅳ
D. Ⅱ、Ⅲ、Ⅳ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宣傳推介材料審批報備流程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二節
【233網校解析】 報送內容包括基金宣傳推介材料的形式和用途說明、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長出具的合規意見書、基金托管銀行出具的基金業績復核函或基金定期報告中相關內容的復印件,以及有關獲獎證明的復印件。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代銷機構負責基金營銷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也應當對基金宣傳推介材料的合規性進行復核并出具復核意見。
12、違反投資適當性原則的主要原因在于( )
Ⅰ.投資者并不一定能夠掌握有關產品的充分信息
Ⅱ.投資者自身經驗和知識的欠缺
Ⅲ.投資服務機構可能會提供一些虛假的信息
Ⅳ.投資者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可能缺乏正確認知
A. Ⅰ、Ⅱ、Ⅲ
B. Ⅰ、Ⅱ、Ⅳ
C. Ⅰ、Ⅲ、Ⅳ
D. Ⅱ、Ⅲ、Ⅳ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投資者適當性原則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投資適當性原則經常被違反,其主要原因在于:①投資者并不一定能夠掌握有關產品的充分信息;②由于投資者自身經驗和知識的欠缺,即便掌握了充分的相關信息.也不一定能夠評估產品的風險水平;③投資者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可能缺乏正確認知。
13、關于基金產品的風險評價,以下表述正確的是( )。
A. 開展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時應當優先根據非公開披露信息進行
B. 為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基金銷售機構所使用的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方法應對外嚴格保密
C. 基金產品風險應當至少包括以下四個等級:無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
D. 基金產品風險評價結果應當定期更新,過往的評價結果應當作為歷史記錄保存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產品或者服務風險評價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A項,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應當至少依據以下四個因素:一是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二是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三是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四是基金成立以來有無違規行為發生。
B項,基金銷售機構所使用的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方法及其說明,應當通過適當途徑向基金投資人公開。
C項,基金產品風險評價以基金產品的風險等級來具體反映,其產品至少分五個等級:R1、R2、R3、R4和R5。
D項:基金產品風險評價的結果應當定期更新,過往的評價結果應當作為歷史記錄保存。(故D項說法正確)
對基金產品的風險評價,可以由基金銷售機構的特定部門完成,也可以由第三方的基金評級與評價機構提供。
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應當至少依據以下四個因素:一是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二是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三是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四是基金成立以來有無違規行為發生。同時綜合考慮流動性、到期時限、杠桿情況、結構復雜性、投資最低金額、募集方式等因素。
14、關于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應當依據的因素,表述錯誤的是( )
A. 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
B. 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
C. 基金的未來業績展望
D. 基金成立以來有無違法行為發生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產品或者服務風險評價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
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應當至少依據以下四個因素:一是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二是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三是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四是基金成立以來有無違規行為發生。同時綜合考慮流動性、到期時限、杠桿情況、結構復雜性、投資最低金額、募集方式等因素。
15、在進行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時,應當依據的因素不包括( )
A. 基金托管人的資本規模
B. 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
C. 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
D. 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產品或者服務風險評價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對基金產品的風險評價,可以由基金銷售機構的特定部門完成,也可以由第三方的基金評級與評價機構提供。
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應當至少依據以下四個因素:一是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二是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三是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四是基金成立以來有無違規行為發生。同時綜合考慮流動性、到期時限、杠桿情況、結構復雜性、投資最低金額、募集方式等因素。
16、基金銷售人員從事銷售活動的禁止性情形包括( )。
A. 根據機構投資者的需求提供公募基金未公開的信息
B. 提示投資者注意投資基金的風險
C. 征得投資者的同意后推介基金
D. 引導投資者到基金管理公司的網上交易系統開戶交易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銷售人員基本行為規范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一節
【233網校解析】A錯誤:基金銷售人員在向投資者進行基金宣傳推介和銷售服務時,應公平對待投資者。
B正確:基金銷售人員應根據投資者的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推薦基金品種,并客觀介紹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明確提示投資者注意投資基金的風險。
C正確:基金銷售人員在向投資者推介基金時應征得投資者的同意,如投資者不愿或不便接受推介,基金銷售人員應尊重投資者的意愿。
D正確:基金銷售人員在向投資者進行基金宣傳推介和銷售服務時,應公平對待投資者。
17、基金銷售人員需由所在機構進行職業注冊登記,未經( )聘任,任何人員不得從事基金銷售活動。
A.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或基金公司
B. 基金公司或銷售機構
C. 中國證監會
D.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或銷售機構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銷售機構人員的資格管理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一節
【233網校解析】
基金銷售機構人員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所在機構的業務制度,忠于職守,規范服務,自覺維護所在行業及機構的聲譽,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并具備從事基金銷售活動所必需的法律法規、金融、財務等專業知識和技能,根據有關規定取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認可的基金從業人員資格。
上述從業人員需由所在機構進行執業注冊登記,未經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銷售機構聘任,任何人員不得從事基金銷售活動。
18、作為某基金公司基金產品的持有人,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A. 基金公司為張三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B. 張三和該基金公司是委托方和受托方的關系
C. 張三需支付該基金一定的費用
D. 基金公司將保障張三的投資增值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銷售人員禁止性規范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一節
【233網校解析】基金公司不得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
19、在進行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時,應當依據的因素不包括( )。
A. 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
B. 基金托管人的資本金規模
C. 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
D. 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基金產品或者服務風險評價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四節
【233網校解析】
對基金產品的風險評價,可以由基金銷售機構的特定部門完成,也可以由第三方的基金評級與評價機構提供。
基金產品風險評價應當至少依據以下四個因素:一是基金招募說明書所明示的投資方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二是基金的歷史規模和持倉比例,三是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基金凈值的歷史波動程度,四是基金成立以來有無違規行為發生。同時綜合考慮流動性、到期時限、杠桿情況、結構復雜性、投資最低金額、募集方式等因素。
20、在合理審查私募基金投資者是否符合合格投資者標準時,私募基金銷售人員以下做法中不嚴謹的是( )
A. 審查投資者自行取來的由其打印的證券賬戶持倉信息截圖
B. 審查法人單位上一年度末的資產負債表,并確認是否加蓋該單位公章或財務章
C. 審查收入證明是否加蓋了其任職單位的公章或人事章
D. 審查由銀行柜臺出具的存款證明,并核驗銀行加蓋的相關印鑒和出具日期
參考解析:
【真題考點】私募基金投資者的資格審查
【所屬章節】第二十二章 第六節
【233網校解析】
在完成私募基金風險揭示后,募集機構應當要求投資者提供必要的資產證明文件或收入證明。募集機構應當合理審慎地審查投資者是否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標準,依法履行反洗錢義務,并確保單只私募基金的投資者人數累計不得超過《證券投資基金法》《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等法律規定的特定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