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礎知識》章節知識點匯總第八章 股權投資基金的內部管理 。基金從業取證班教材精講,鞏固核心考點>>
1.公司型股權投資基金的權益登記
①有限責任公司增資:原有股東增加出資;原有股東以外的其他人出資。
②股份有限公司增資——發行新股:向社會公眾公開募集;向特定主體定向募集。
③公司型股權投資基金的減資:減少出資總額,同時改變原出資比例;不改變出資比例,減少各股東出資。
④增資或者減資決議必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有限責任公司:全體股東;股份有限公司:出席股東大會的。
⑤股權/股份轉讓:有限責任公司:內部轉讓不受限,外部轉讓半數同意,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股份有限公司:內外部轉讓均不受限。
⑥收益分配(經董事會制訂分配方案,并經股東大會(股東會)決議通過)
有限責任公司:現金分配,按實繳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現金分配或派發新股,按實際持股比例分配。
⑦清算退出:全部投資項目都已到期退出;營業期限屆滿;其他公司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
⑧清算退出的資產分配順序
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后的剩余財產
有限責任公司:按認繳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持有股份比例分配。
⑨工商登記
設立:辦理注冊登記;其他事項:變更登記、注銷。
2.合伙型股權投資基金的權益登記
①入伙、增加出資
新合伙人入伙需要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與原合伙人享受同等權益,承擔同等責任。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
②退伙、減少出資
可退還貨幣,或者實物。
③財產份額轉讓
(1)內部轉讓:隨意轉,但要通知其他合伙人。
(2)外部轉讓:一致同意,其他合伙人有優先購買權。
④收益分配
協議;協商;實繳;平均(協協實平)。
⑤清算退出
(1)出現以下情形的,應當解散:
①合伙型股權投資基金存續期屆滿且合伙人決定不再經營的;
②全部投資項目到期退出的;
③全體合伙人決定解散的;
④法律、行政法規及合伙協議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
(2)合伙型股權投資基金解散,應當由清算人進行清算。
(3)清算期間,合伙型股權投資基金繼續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
(4)資產分配順序同公司型。
⑥工商登記
(1)設立:辦理注冊登記。
(2)其他事項:辦理變更登記、注銷手續。
3.信托(契約)型股權投資基金的權益登記
①認繳出資、退出
(1)具體規則及安排,在基金合同中約定。
(2)認繳出資及退出的價格,由基金管理人計算,基金托管人復核。
(3)權益登記機構根據最終確定的價格計算基金投資者出資應得的基金份額以及退出應得的退出金額。
②份額轉讓
(1)按照基金合同的相關約定辦理。
(2)出讓方、受讓方及基金管理人,三方協商同意即可,無須征得其他基金投資者的同意。
③收益分配:按基金合同約定;每份基金份額應具有同等的合法權益。
④基金的清算:由清算小組負責;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以及相關中介服務機構組成;清算分配方案由基金合同進行約定,清算小組應編制清算報告,并向基金投資者進行披露。
⑤工商登記
設立:無須注冊;權益(份額)登記:自行或委托辦理。
4.基金資產凈值=項目價值總和+其他資產價值-基金費用等負債
5.基金估值的主要方法:成本法(包括復原重置成本法、更新重置成本法等。)、市場法(包括有效市場價格法、近期交易價格法、乘數法等。)和收入法(適用于增長穩定、業務簡單、現金流平穩的企業)。
6.基金收益分配:基金管理人的業績報酬(“二八模式”);瀑布式的收益分配體系;門檻收益率;追趕機制;回撥機制。
7.基金收益分配方式:按照單一項目的收益分配方式、按照基金整體的收益分配方式。
8.基金信息披露的內容:基金相關法律協議(基金合同、托管協議)及募集推介材料;基金運作期間相關的重要信息(資產負債情況、收益分配情況等);其他應當披露的信息。
9.基金募集期間的信息披露: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協議、銷售推介材料;運作期間的定期披露:季度報告和年度報告;運作期間的臨時披露:披露重大事項。
10.基金托管的服務內容:資產保管、賬戶管理、資金清算、投資監督、會計核算、基金估值、信息服務。
11.基金服務業務的服務內容包括:基金募集、投資顧問、份額登記、估值核算、信息技術系統等。基金服務機構開展上述基金服務業務的,應當按照相關法規的規定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登記。
12.內部收益率(IRR),凈現值(NPV)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內部收益率體現了投資資金的時間價值。計算公式為
13.已分配收益倍數(DPI),是指截至某一特定時點,投資者已從基金獲得的分配金額總和與投資者已向基金繳款金額總和的比率,體現了投資者現金的回收情況。其計算公式如下:
14.
總收益倍數(TVPI),是指截至某一特定時點,投資者已從基金獲得的分配金額加上資產凈值(NAV)與投資者已向基金繳款金額總和的比率,體現了投資者的賬面回報水平。其計算公式如下:
15.管理人內部控制的作用:保證管理人經營運作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監管規則,自覺形成守法經營、規范運作的經營思想和經營理念;管理經營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益;保障股權投資基金財產的安全、完整;避免信息不對稱發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從而使基金財產遭受損失。;確保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的財務和其他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16.管理人內部控制的原則:全面性原則、相互制約原則、執行有效原則、獨立性原則、成本效益原則、適時性原則。
17.管理人內部控制的要素構成: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