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每題20分)
31、
【背景材料】
某大型公路改建項目,竣工完成后,竣工驗收由批準工程設計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門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設成果,對建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確定工程質量等級。竣工驗收主持單位在收到建設單位申請驗收報告后,詳細核查了交工驗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發現質量有缺陷,未能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問題】
1.公路工程竣工驗收應具備哪些條件?
2.應如何處理在交工驗收過程中出現的質量缺陷?
3.為全面掌握工程建設情況,竣工驗收委員會應聽取和審議哪些報告?
32、
【背景材料】
某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該工程取土困難。K17+000~K14+000段路堤位于橫坡陡于1:5的地面,施工方進行了挖臺階等地基處理,然后采用幾種不同土體填料分層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選擇細粒土,采用18t光輪壓路機對土進行快速碾壓時,直線段由中間向兩邊,曲線段由曲線的兩邊向中間,碾壓一遍即結束。
碾壓完成后檢測了中線偏位、縱斷高程、平整度、寬度,橫坡和邊坡坡度,認定土方路基施工質量合格,提請下一道工序開工。
【問題】
1.對于挖臺階處的填筑具體應怎樣實施?在公路工程中需要進行挖臺階處理的情況有哪些?
2.總結土方路堤機械化施工的程序。
3.影響土方路基質量最關鍵的因素是填料和壓實,該工程的壓實施工是否能有效控制質量?請指出問題所在并進行改正。
33、【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其初步設計已經完成,建設規劃和籌資也已落實,某路橋建設公司,憑借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雄厚實力,以及近5年來的優秀業績,通過競標取得了該項目的總承包任務,并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承包單位在開工前做了詳細的項目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內容包括:
1.工程概況(包括明確工期、質量、安全目標及技術規范和檢驗標準等);
②人員、物資、機械物資動員周期及進場方式;
③擬定有效的施工方案,選擇適當的施工機具和施工方法。尤其對施工任務中長度為3500m的隧道工程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
④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⑤冬、雨期及農忙時節的施工安排;
⑥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
⑦反應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合理性的技術(如分項工程生產率和施工周期表,工程管理曲線,分項工程進度計劃等)。
【問題】
1.該工程由該企業承包是否可行,請說明理由。
2.施工企業的項目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的內容是否存在不妥之處,請簡述理由。
3.如果指定某項目經理部負責該工程項目的建設,請說明項目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方法與步驟。
34、
【背景材料】
某橋梁工程,為主跨30m的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跨越河流。該工程采用預制吊裝,后張法施工。由于預制場設置在工地附近的空地上,因此基巖裸露。
【問題】
1.該橋板梁預制的模板有何技術要求?
2.對板梁應開展哪些主要內容的檢驗?
3.預應力筋張拉后,施工人員沖洗孔道后立即壓漿,從一個梁端的高孔位到低孔位依次壓漿,當壓漿泵油表顯示最大壓力時立即停止壓漿,轉入下一個孔道的施工。請指出以上操作的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
4.在預應力筋的加工和張拉中主要側重什么方面的檢驗?
35、
【背景材料】
某大橋為三孔一聯預應力鋼筋砼連續梁橋,采用就地澆筑方法施工,CKC門式鋼支架,使用組合鋼模板。施工單位充分考慮了施工預拱度的因素,并對地基進行了處理,對支架施加了預壓。
在安裝模板時,全面計算并設置了預拱度值。為減小支架變形,混凝土分2次澆筑,第一次澆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澆筑頂板和翼緣板。為防止橋墩與支架發生沉降差而導致墩頂處梁體混凝土開裂,采用自兩邊墩臺向跨中分段澆筑的方法。
【問題】
1.確定施工預拱度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2.決定地基處理方式的因素有哪些?
3.該工程支架是否需要預壓?請說明理由。
4.材料中混凝土澆筑順序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請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