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在案例分析題中,經常涉及到計算類的考題,考試用書一般無相關計算示例,雖計算量不大,但是要求考生具有較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較強的讀圖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并充分理解背景資料中有關的關鍵信息。會做得很容易拿分,不會的想破腦袋都不成,而這類計算題很可能成為通過二建的關鍵所在。
列式計算圖中橋梁支座在橋梁中的總數量是工程實踐性較強的一類題目,只有考生具有較好的綜合能力,并充分理解背景資料中有關橋梁結構類型的內容,理解支座設置的位置及其個數,才能順利的給出正確的解答。
為計算支座的數量,首先必須清楚橋梁的結構類型,不同結構類型的橋梁設置的支座個數不同;其次必須計算上部結構梁板的數量,為正確計算梁板的數量必須清楚全橋設計的橋跨數量及每個橋跨橫斷面上設計的梁板數量。
解題思路清晰了,即可運用以下兩種任一種方法對橋梁支座的總數量進行計算。具體方法如下:
方法一:以空心板梁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
(1)計算全橋空心板數量
(2)計算橋梁支座的總數量
方法二:以墩臺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
(1)確定全橋橋墩、橋臺數量
(2)確定每橋墩(蓋梁)上需橋梁支座的數量
(3)計算每橋臺上需橋梁支座的數量
(4)計算每橋墩上需橋梁支座的數量
(5)匯總橋梁支座總數量
真題節選示例:
背景資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橋梁,該橋上部結構為6×20m簡支預制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每跨設置邊梁2片,中梁24片;下部結構為蓋梁及Φ1000mm圓柱式墩,重力式U型橋臺,基礎均采用Φ1200mm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橋墩構造如圖1所示。
知識:支座是在橋跨結構與橋墩或橋臺的支承處所設置的傳力裝置。它不僅要傳遞很大的荷載,并且還要保證橋跨結構能產生一定的變位。
1、背景資料解析:
(1)“該橋上部結構為6×20m簡支預制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說明該橋全橋跨數為6跨(孔),橋臺數量為2座,橋墩數量為5座;該橋為簡支梁體系,每片梁在兩支座端均應分別設置支座2個。
(2)“每跨設置邊梁2片,中梁24片”,可知每個橋跨橫斷面上設計的梁板數量為26片。根據以上參數可以算出全橋支座的總數量。
2、計算過程:
方法一:以空心板梁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
(1)全橋為6跨,每橋跨有空心板梁26片,全橋空心板梁數量為:
6×26=156片
(2)每片空心板需橋梁支座的數量為4個,其總數量為:
4×156=624個
方法二:以墩臺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
(1)全橋共有橋墩5座、橋臺2座;
(2)每橋跨有空心板梁26片,每片空心板一端需橋梁支座的數量為2個;
(3)每橋墩(蓋梁)上需橋梁支座的數量:
2×26×2=104個
(4)每橋臺上需橋梁支座的數量:
1×26×2=52個
(5)全橋支座的總數量:
5×104+2×52=624個
不管采用以上那種計算方法,其結果都一致。但是以空心板梁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該方法較容易理解,也較直觀;以墩臺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該方法雖然也較直觀,但計算過程較繁瑣,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