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交量和持倉量分析
1.成交量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和買賣雙方力量的強弱,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1)量增價漲表示價格繼續上升;
(2)在漲勢中,量增價漲,當價格調整后再上漲創出新高價時,成交量卻沒有創新高,形成量價背離,表示價格將回跌;
(3)成交量是價格上漲的動力,價格上漲而成交量萎縮,顯示動力不足,價格將反轉回跌;
(4)量增價跌,當成交量放大時,價格低位徘徊,沒有穿新低,表明多頭市場已形成,價格將上漲;
(5)價格向下跌破支撐線或MA,同時出現大成交量,表明價格將繼續下跌;
(6)價格先隨緩慢遞增的成交量逐漸上升,后隨成交量劇增而驟升,接著成交量大幅萎縮,價格急劇下跌,表示漲勢已結束,反轉已成大勢;
(7)價格持續下跌一段時間后,出現恐慌性拋售,隨成交量劇增,價格跌至新低,預示空頭市場將結束,價格可能上漲;
(8)價格長時間持續上漲,出現急劇增加的成交量,此后價格上漲乏力,高位徘徊,預示將下跌。
2.持倉量的變化反映期貨市場中資金流動的變化,持倉量增加表明資金流入市場;反之
表明資金流出市場。持倉量的增減取決于交易者在期貨市場中的買賣活動,包括4種情況:
3.成交量、持倉量和價格的關系:成交量和持倉量作為次級技術指標,能夠輔助確認圖表中的技術信號,不宜單獨基于成交量或持倉量而作出交易決策:
五、波浪理論
由艾略特(R.Eliott)創立的一種價格趨勢分析工具。
波浪分為上升浪和下降浪。一個完整的波浪包括8個小浪,前5浪以數字編號,后3浪分別以a、b、c表示。以上升行情為例,在8浪中,可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其中,上升階段由3個上升浪和兩個下降浪組成;下降階段由2個下降浪和1個上升浪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