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經濟因素:
(1)經濟周期。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商品市場和資金市場的供求關系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經濟政策也會隨之作出相應調整,從而對市場利率水平及其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2)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率的高低不僅影響市場利率的變化,而且影響人們對市場利率走勢的預期,市場利率的變動通常與通貨膨脹率的變動方向一致;
(3)經濟狀況。經濟增長速度較快時,社會資金需求旺盛,市場利率會上升;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時,社會資金需求相對減少,市場利率會下跌。
3.全球主要經濟體利率水平:由于國際間資本流動十分頻繁,一國的利率水平很容易受到其他國家或經濟體利率水平的影響。
4.其他因素:包括人們對經濟形勢的預期、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者信貸等因素。
三、利率期貨的產生和發展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全球主要工業國家均以凱恩斯主義為指導思想,為刺激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增加而推行低利率政策。一旦市場利率出現上升趨勢,就采取擴大貨幣供應量的方法來降低利率,將利率穩定下來。→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理論。
1.1975年10月20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推出了史上第一張利率期貨合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GovernmentNationalMortgageAssociation,GNMA)抵押憑證(CollateralizedDepositoryReceipt,CDR)期貨合約,是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批準的銀行或金融機構以房屋抵押方式發行的一種房屋抵押債券,平均期限12年,最長期限可達30年。
2.1976年1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推出了13周的美國國債期貨交易;
3.1978年8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推出了美國長期國債期貨交易;
4.1981年7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同時推出可轉讓定期存單(CDs)期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