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股指期貨和股票期貨 [章節重點視頻講解]
第四節股指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
一、股指期貨投機策略
1.股指期貨市場的投機交易是指交易者根據對股票價格指數和股指期貨合約價格的變動趨勢作出預測,通過看漲時買進股指期貨合約,看跌時賣出股指期貨合約而獲取價差收益的行為。影響股指期貨價格變動的基本面因素包括國內外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政策因素等多個方面。
2.技術分析法中,期指成交量、持倉量和價格的關系:
期指成交量、持倉量和價格的關系
二、股指期貨期現套利
股指期貨合約在交割時采用現貨指數,這一規定使期貨指數最終收斂于現貨指數,另外在正常交易期間,期貨指數與現貨指數維持一定的動態聯系。當實際的股指期貨價格高于或低于理論價格時,會出現套利機會。
1.股指期貨合約的理論價格: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主要由持倉費決定。由于股票這種基礎資產不是有形商品,不存在儲存成本,其持有成本包括資金占用成本(按照市場資金利率來度量)和持有期內可能得到的股票分紅紅利(負值成本)。市場利率總是大于股票分紅率,故持有成本通常是正數;但如果考察的時間較短,期間正好有一大筆紅利收入,則在短時期內,有可能凈持有成本為負。股指期貨的合理價格(FairPrice)或稱理論價格(TheoreticalPrice)=市值+凈持有成本,其中,凈持有成本=資金占用成本-紅利的本利和。
2.股指期貨期限套利交易:
套利是在期、現兩個市場同時反向操作,將利潤鎖定,不論價格漲跌,都不會因此而產生風險,故常將期現套利交易成為無風險套利,相應的利潤成為無風險利潤。套利利潤實際是已扣除機會成本后的凈利潤。
3.交易成本與無套利區間:無套利區間是指考慮交易成本后,將期指理論價格分別向上移和向下移所形成的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中,套利交易不但得不到利潤,反而將導致虧損。
將期指理論價格上移一個交易成本之后的價位稱為無套利區間的上界,將期指理論價格下移一個交易成本之后的價位稱為無套利區間的下界,只有當實際的期指高于上界時,正向套利才能夠獲利;反之,只有當實際期指低于下界時,反向套利才能夠獲利。
借貸利率差成本與持有期的長度有關,隨著持有期縮短而減小,當持有期為零時(即交割日),借貸利率差成本也為零;而交易費用和市場沖擊成本與持有期的長短無關,即使到交割日也不會減少,因而,無套利區間的上下界幅寬主要是由交易費用和市場沖擊成本決定。
4.套利交易中的模擬誤差:如果實際交易的現貨股票組合與指數的股票組合不一致,將導致兩者未來的走勢或回報不一致,從而導致一定的模擬誤差,模擬誤差來源于以下兩方面:
(1)因為組成指數的成分股太多,交易者會通過構造一個取樣較小的股票投資組合來代替指數,這會產生模擬誤差;
(2)即使組成指數的成分股并不太多,但由于指數大多以市值為比例構造,嚴格按比例復制很可能會產生零碎股,這也會產生模擬誤差。
5.期現套利程式交易(ProgramTrading):由四個子系統組成,分別是套利機會發覺子系統、自動下單子系統、成交報告及結算子系統和風險隔離子系統。
三、股指期貨跨期套利
1.不同交割月份期貨合約間的價格關系:當遠期合約價格大于近期合約價格時,稱為正常市場或正向市場,近期合約價格大于遠期合約價格時,稱為逆轉市場或反向市場。
2.不同交割月份期貨合約間存在理論價差:F(T1)為近月股指期貨價格、F(T2)為遠月股指期貨價格、S為現貨指數價格、r為利率、d為紅利率,則不同月份股指期貨的理論價差為:
F(T2)-F(T1)=S[1+(r-d)T2/365]-S[1+(r-d)T1/365]=S(r-d)T2/365-S(r-d)T1/365
=S(r-d)(T2-T1)/365
當實際價差出現在大概率發布區間之外時,可以考慮建立套利頭寸;當價差或價比重新回到大概率區間時,平掉套利頭寸獲利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