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罪刑法定原則基本內容分為形式的側面和實質的側面,下列哪些選項屬于其實質的側面?
A.明確性
B.禁止類推解釋
C.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
D.禁止過分的、殘虐的刑罰
2.關于罪刑法定原則及其內容,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罪刑法定原則禁止類推解釋與擴大解釋,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釋
B.罪刑法定原則禁止司法機關進行類推解釋,但不禁止立法機關進行類推解釋
C.罪刑法定原則禁止適用不利于行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適用有利于行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刑法規范的明確性,但不排斥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
3.下列情形中,我國刑法有權管轄的是哪些?
A.日本公民甲和乙在中國大陸旅游的過程中制訂了綁架犯罪計劃,乘機回日本后按照計劃綁架了日本籍富商丙
B.俄羅斯公民甲在中國境內打國際長途電話給德國公民乙,讓乙在德國殺害意大利公民丙,并承諾匯款5萬美元作為酬金,乙按照約定殺害了丙
C.某國有公司業務經理在外派A國期間,明知A國公民乙有配偶而在該國與之登記結婚(法定刑為“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十名印度尼西亞公民在駕船在公海上攔截并搶劫了一艘泰國貨船,并強迫該貨船上的船員乘救生艇離開,然后駕駛該船進入中國近海,被邊防人員查獲
4.下列關于中國刑法適用范圍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甲國公民湯姆教唆乙國公民約翰進入中國境內發展黑社會組織。即使約翰果真進入中國境內實施犯罪行為,也不能適用中國刑法對僅僅實施教唆行為的湯姆追究刑事責任
B.中國公民趙某從甲國販賣毒品到乙國后回到中國。由于趙某的犯罪行為地不在中國境內,行為也沒有危害中國的國家或者國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適用中國刑法
C.A國公民丙在中國留學期間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為勒索財物,將B國在中國的留學生丁某從東北某市綁架到C國,中國刑法可以依據保護管轄原則對丙追究刑事責任
D.中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實施的犯罪行為,按照刑法規定的最高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適用中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5.關于溯及力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對于刑法生效以后、司法解釋實施以前發生的行為,即使在司法解釋施行后尚未處理或者正在處理的,也不能適用該司法解釋
B.對于在刑法生效以后、立法解釋實施以前發生的行為,即使在立法解釋實施以后尚未處理或者正在處理的案件,也不能適用該立法解釋
C.對于新的司法解釋實施前發生的行為,行為時已有相關司法解釋,依照行為時的司法解釋辦理,但適用新的司法解釋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適用新的司法解釋
D.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如果新的刑法對被告人有利的,可以適用新的刑法
6.下列與不作為犯罪相關的表述,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保育員甲帶領14名幼兒外出,途中幼兒乙掉入路旁約80公分深的糞池。甲嫌臟不肯跳入糞池救人而只是大聲呼救。等附近農民過來時幼兒乙已經死亡。甲構成不作為犯罪。
B.甲與乙為夫妻,甲與丙通奸,乙知道后非常氣憤并對甲聲稱自己要死給甲看。有一天,乙當著甲的面喝下劇毒農藥后,甲置之不理,十分鐘后乙被鄰居發現送醫院,但因喪失了最佳搶救時間無法救治而死亡。甲構成不作為犯罪。
C.甲搭乘大篷車時,因醉酒從車上摔了下來,滿臉是血,昏迷不醒,其時,某派出所副所長乙正巧開警車路過出事現場并下車詢問,在司機等人的多次要求下,乙不肯用警車將甲送往醫院,乙最終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甲構成不作為犯罪。
D.甲因為超速駕車剎車不及撞倒行人乙后,為逃避法律制裁,將乙搬到路邊的草叢里后逃走,致使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甲只構成交通肇事罪,不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7.下列哪些情形中,甲的行為和被害人的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A.甲出于殺害意圖用匕首朝乙的右胸刺了一刀后逃跑,乙被群眾緊急送往醫院,在送醫院的途中,由于司機丙開車時車速太快而翻車,甲從車中拋出頭部撞上水泥柱當場死亡
B.甲和乙一起策劃殺害丙,兩人從不同的方位瞄準丙開槍,乙打中丙的頭部致其死亡,甲由于槍法不好沒有打中
C.某天上午甲在某廢棄的海濱浴場沙灘上驚奇地發現浴場海水中有鯊魚出現,于是當天下午慫恿其生意上的合伙人乙去游泳,結果乙被鯊魚咬死
D.甲為了獨占父母的遺產,希望其弟弟乙出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于是勸說并出資讓乙乘飛機到各地旅游,乙果真在一次墜機事故中死亡。
8.下列犯罪中,哪些選項的犯罪主體屬于特殊主體?
A.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B.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
C.非法搜查罪
D.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
9.甲用石塊將乙的房屋瓦面擲爛時,碰巧被乙見到,乙當即到甲家中論理,未果。第二天上午7時許,乙手持木棍再次到甲家中論理時,被告人甲為避免與乙發生正面沖突而跑上家中的二樓陽臺,并用棄置的自制紅磚頭投擲乙,想將其趕走。但其中一塊磚頭正好擊中前來勸阻而與乙糾纏在一起的自己父親丙的頭部,致使丙經搶救無效死亡。甲對其父親丙的死亡的心理態度屬于下列哪一選項?
A.間接故意
B.過于自信過失
C.疏忽大意過失
D.意外事件
10.甲出于殺害意圖舉槍射擊乙,但因沒有瞄準而打中了旁邊的丙,導致丙死亡。下列哪些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A.因為存在認識錯誤,不構成故意犯罪
B.甲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未遂和過失致人死亡罪,應當二罪并罰
C.甲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既遂
D.甲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未遂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競合犯,從一重罪處斷
11.關于單位犯罪的說法中,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私營企業只有具有法人資格時才能構成單位犯罪,否則以自然人犯罪論處。
B.甲和乙為進行走私犯罪活動而注冊成立海產品養殖公司,利用海上養殖作業為幌子實施走私犯罪。該案應認定為單位犯罪。
C.甲乙丙成立某文化傳播公司經營半年后,覺得來錢太慢,開始實施制作、販賣淫穢物品犯罪活動,案發時合法經營獲利不足5萬元,而制作、販賣淫穢物品犯罪活動違法所得達590萬元。該案應認定為單位犯罪。
D.以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的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所有的,如果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沒有可供執行罰金的財產的,應以自然人犯罪論處。
12.下列關于排除犯罪性的事由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公安人員甲在抓捕逃犯的過程中,由于逃犯不聽鳴槍警告繼續向前逃跑,于是開槍擊中其大腿,造成其重傷。甲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
B.消防人員乙在滅火的過程中,為了避免自己被大火燒死,放棄對火海中的受困人的營救,受困人被燒成重傷但未死亡。乙的行為屬于緊急避險。
C.甲的兒子和另一小孩同時落水,甲在只能救助一人的情況下放棄了自己的兒子救起了另一小孩。甲的行為屬于義務沖突。
D.一般公民丁用繩索將現行犯捆綁扭送公安機關,屬于法令行為。
13.甲在乙的狼狗飼養場玩耍,正好其仇人丙從門口經過,甲就唆使乙飼養的一只狼狗撲上去咬丙,丙在搏斗中操起路邊的大石塊將該狼狗(價值2萬元)砸死。關于丙的行為的性質,下列哪些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
A.意外事件
B.正當防衛
C.緊急避險
D.故意毀壞財物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