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細閱讀案例內容案例分析題一般都是考刑法學中最重要的內容或者是法條中極其特殊的規定,即最基本的概念或法律規定,只要把概念和法律規定理解透徹,應試時就會比較有把握。
2.找準案例所涉及問題的“知識點”在案例分析中,以下知識點可能是經常會涉及到的:總論部分,包括:(1)犯罪故意與過失、意外事件的認定;(2)刑事責任年齡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者應當負責任的范圍;(3)正當防衛的成立條件;(4)犯罪預備、未遂和中止的區分;(5)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共同犯罪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的認定;(6)刑罰運用中的累犯、自首。各論部分,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侵犯財產的犯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它們都是傳統的考查內容,案例分析原則上都會涉及這些犯罪。
3.理清答題思路在找準案例分析題所涉及的知識點以后,不要急于答題,還應當進一步整理答題思路。此時,需要考慮:(1)將分則理論與刑法總論結合起來思考問題,切忌分割刑法總論與刑法分論答題;(2)注意準確界定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有的案例分析題,此罪與彼罪的關系極其微妙,需要先將案件性質判斷準確,才能答題,否則即使長篇大論,也是無用功。
4.對不同題型采用不同方法,準確答題在答題時,要考慮每一個案例所涉及的概念或法規、司法解釋,將這些概念、法規或司法解釋明確地串連、回憶起來。
對所有案例分析題型的回答,都首先要得出答題人自己的結論:犯罪行為人是有罪,還是無罪;是此罪還是彼罪;是單獨犯罪還是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是以作為方式實施的犯罪還是不作為犯罪;是自然人犯罪還是單位犯罪;是一罪還是數罪等。 來源:www.examda.com
同時,必須注意對具體問題應具體分析,對不同題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1)對“罪與非罪”類題型,需要緊緊抓住“犯罪構成要件”這一分析工具,考慮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完全符合四大構成要件。
(2)對“此罪與彼罪”類題型,需要回答不同犯罪區別的最根本標志是什么。 考試大論壇
(3)對某些犯罪的“特殊形態”類題型,例如是否屬于共同犯罪、未遂或者中止、是否應當數罪并罰等,需要考慮各種形態的成立條件。
(4)對“如何處理犯罪人”這類題型,要考慮行為人是否屬于累犯、自首,有無緩刑、假釋等特殊的刑罰適用情形。
在答題方法上,在解答案例分析題時,應做到語言簡練、言之有據(有法律條文上、刑法理論上依據),切忌不著邊際、主觀臆斷,簡單堆砌文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