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考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題!從備考到考試都離不開做題,考前刻意訓練自己的做題思路和做題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考場上才能得心應手。一起來完成今日的刷題打卡吧:
1、甲于2011年8月31日借給乙50萬元,一年后乙通過銀行轉賬將50萬元轉給甲,乙因為有銀行轉賬證明,未索回欠條。后甲將欠條涂改為2017年8月31日借款,并于2017年9月1日向法院起訴乙還款本息62萬元。乙以銀行轉賬記錄為證提起抗辯,但法官丙并未釆信該證據,作出了甲向乙歸還欠款本息62萬元的判決。乙向當地公安報案,關于本案正確的是?
A.甲的行為構成虛假訴訟罪,在一審判決作出時才構成犯罪既遂
B.甲的行為只構成詐騙罪,法官是受騙人,乙是被害人
C.甲的行為構成詐騙罪、虛假訴訟罪,系想象競合
D.法官丙雖然受騙,但不構成民事枉法裁判罪
1.隱瞞債務已經全部清償的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他人履行債務的,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根據《刑法》第307條之一,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8〕17號)第1條第2款,觸犯虛假訴訟罪。
2.關于犯罪形態,根據前條虛假訴訟罪系結果犯,以“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為既遂結果。前述司法解釋第2條第2項,“致使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干擾正常司法活動的”即可認為“妨害司法秩序”的結果發生,構成既遂,而無需一審判決作出。
3.甲欺騙具有處分權的法院,騙取法院對乙的財物進行處分,系三角詐騙,根據《刑法》第266條,觸犯詐騙罪。還未控制住財物,系犯罪未遂。B選項錯在“只”字。
4.在罪數上,根據《刑法》第307條之一(虛假訴訟罪)第3款,系想象競合,應以虛假訴訟罪(既遂)、詐騙罪(未遂)擇一重處。
(二)對于法官丙
1.并非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主觀上無故意,不能構成民事枉法裁判罪。
2.即使嚴重不負責任、存在重大過失,判錯案造成重大損失,根據《刑法》第397條,也只涉嫌玩忽職守罪
2、梁某與好友強某深夜在酒吧喝酒。強某醉酒后,錢包從褲袋里掉到地上,梁某拾后見錢包里有5000元現金就將其隱匿。強某要梁某送其回家,梁某怕錢包之事被發現,托詞拒絕。強某在回家途中醉倒在地,被人發現時已凍死。關于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 .梁某占有財物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B .梁某占有財物的行為構成侵占罪
C .梁某對強某的死亡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D .構成詐騙罪與盜竊罪二罪
擔心盜竊行為被發覺而拒送人回家導致死亡,是否構成不作為犯?判斷的關鍵是行為人有無作為義務。只有創設、增加風險的先前行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即系主要條件)才能引起作為義務。梁某雖實施了先行的盜竊行為,但該先行行為沒有創設、增加強某生命危險。此外,梁某雖與強某一起喝酒,但強某具有自由意志選擇喝與不喝,強某醉酒與梁某與之一起喝酒的行為僅有條件關系,但并非負主要責任的條件,沒有因果關系;負主要責任的條件系強某自己飲酒的自陷風險行為,與之有因果關系。故而,梁某沒有先前行為引起的救助義務。梁某與強某之間也不存在保護關系,也沒有其他作為義務來源,故其不構成不作為犯。當然,如果強某醉酒是由梁某強灌等原因直接導致的,或者梁某盜走的東西系強某保暖、維生之用,則可能因先前行為而產生救助義務。故選項D正確,選項C錯誤。
3、董某為在房屋拆遷中取得更多的拆遷安置款,偽造了其與妻子離婚的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從而成功騙取巨額房屋拆遷款。對董某的行為認定,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為實施詐騙行為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的,不適用數罪并罰
B.屬于牽連犯,應當從一重罪處斷
C.行為人為實施詐騙行為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的,一般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D.對董某應當按照偽造國家公文罪與詐騙罪數罪并罰
4、關于詐騙罪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不考慮數額)?(2016年卷二17題)
A .甲利用信息網絡,誘騙他人點擊虛假鏈接,通過預先植入的木馬程序取得他人財物。即使他人不知點擊鏈接會轉移財產,甲也成立詐騙罪
B .乙虛構可供交易的商品,欺騙他人點擊付款鏈接,取得他人財物的,由于他人知道自己付款,故乙觸犯詐騙罪
C .丙將錢某門前停放的摩托車謊稱是自己的,賣給孫某,讓其騎走。丙就錢某的摩托車成立詐騙罪
D .丁侵入銀行計算機信息系統,將劉某存折中的5萬元存款轉入自己的賬戶。對丁應以詐騙罪論處
詐騙罪的構成要素:(1)行為人角度:①欺騙行為;②非法占有目的。(2)受騙人角度:①處分行為;②財產損失;③目的落空。
A項,甲誘騙他人點擊虛假鏈接,但他人不知道會轉走自己的錢款,即受騙人雖有點擊鏈接的行為,但卻沒有處分自己錢款的行為。甲利用木馬程序暗中轉移他人錢款的,成立盜竊罪。故A項錯誤。
B項,乙欺騙他人點擊的是“付款鏈接”,即受騙人知道自己在處分錢款,有處分行為,乙滿足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成立詐騙罪。故B項正確。
C項,丙雖然欺騙了孫某,但實際上首先侵犯的是錢某的財產權,錢某并沒有因為受騙而處分自己的摩托車,丙是用完全違背被害人意志的方式竊取了錢某的摩托車(期間還可能利用了孫某的無知轉移了摩托車,成立間接正犯),成立盜竊罪。故C項錯誤。
D項,丁侵入銀行計算機系統,不經銀行處分,自行轉移錢款的,成立盜竊罪。故D項錯誤
備考資料:【免費領《內部講義》包郵】【法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