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從歷年考試情況來看,出題7-9分,而在整個教材中,該章節內容出現較多的變動,各個節內容都有涉及。考生在復習的時候,需要認真對待,對各個章節知識點都要熟悉和掌握。
考點:滿足困境學生改善性需要的學校社會工作
1、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心理困境的介入
(1)認知障礙;(2)情緒困擾;(3)意志力薄弱;(4)人格障礙;(5)網絡成癮。
2、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學業困境的介入
(1)學生個人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2)學校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家庭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4)社區因素導致的學業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人際關系困境的介入
(1)親子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2)朋輩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3)師生關系困境與社會工作介入;
4、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偏差行為困境的介入
(1)學生的違法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2)學生的違紀、失德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3)學生的失儀行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5、學校社會工作對學生家庭困境的介入
(1)提供情感支持;(2)發展支持系統;(3)鏈接社會資源;
6、學校社會工作對留守兒童的服務介入
7、學校社會工作父母和教師的增能服務
【2023年真題示例】
1、高二學生小麗的父母對她期待較高,希望她每次考試都能在班上排名前十。在父母的影響下。小麗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雖然她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但一直很焦慮。怕被別人超越,更擔心考不好被父母責備。小麗面臨的主要是( )困境。
A.學業
B.人際關系
C.心理
D.偏差行為
考點:小組工作方法在學校社會工作中的運用與創新
1、主題班會
(1)掌握服務對象基本情況;(2)商定班會主題;(3)制訂班會活動策劃書;(4)實施班會活動;(5)活動評估。
2、社工課堂
(1)基礎調研;(2)確定課程主題;(3)課程設計;(4)體驗式學習;(5)運用小組工作評估方法評估教學效果與服務成效。
3、家長互助會
(1)選擇試點班級;(2)積極與家長溝通,建立“家長互助會”;(3)幫助家長互助會建立互助網絡,培養“當地領袖”;(4)舉辦家長互助會經驗分享與研討會;(5)協助學校完善家長學校的理念和管理制度。
【2023年真題示例】
1、學校社會工作者小唐擬開展“認識情緒”主題班會,運用講授、角色扮演等方法協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處理情緒問題。根據主題班會的工作流程,在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并與班主任溝通確定主題后,小唐接下來應該做的是()。
A.準備班會需要的物資資料
B.設計班會的活動策劃書
C.熟練掌握班會的活動環節
D.開展班會的滿意度評估
(1)掌握服務對象基本情況,觀察并了解需求,合理清晰界定問題,作出專業需求評估和清晰的問題界定。
(2) 在上述觀察發現的基礎上與校方進行深度溝通,商定班會主題。主要與德主任、班主任老師進行溝通,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并與班主任一起商議確定班會主題。
(3 )設計具體可行的班會活動策劃書。與校方負責人、班主任、機構督導共同修改商議活動方案。并以社會工作的理論、模式、方法、技巧為基礎,在活動(游戲)環節中帶入社會工作的理念,讓服務對象能夠真正地在活動中有正向的體驗和思考,這也是在班會活動中體現社會工作專業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B正確】
(4) 實施班會活動。在班會活動實施前社會工作者應對相關的物資、人員、時間等因素進行提前確認。帶領班會活動的社會工作者需有良好的身心狀態,應熟練掌握班會活動環節,并與協助人員做好溝通,對活動中的一些意外情況進行及時恰當的處理。
(5)活動評估。無論是單次班會活動還是系列班會活動,都可以通過問卷的形式對服務對象、老師進行活動滿意度評估、意見和建議收集工作,對于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引起重視,及時與學校方面、機構督導進行商議和解決。
考點:學校社會工作方法與技巧舉要
1、系統脫敏——幫助學生克服考試恐懼情緒
(1)放松訓練;深呼吸和肌肉纖維放松可以帶來情緒的放松。
(2)敏感登記建構;幫助學生建立對考試或焦慮的等級層次。
(3)脫敏訓練。想象脫敏和現實脫敏。
2、行為契約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確定目標行為;(2)商定獎懲清單;
(3)書寫行為契約;(4)簽字承諾;(5)填寫“執行記錄表”。
3、拍賣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1)理論支持:認知理論;(2)物資準備;(3)活動規則;
(4)實施活動;(5)討論分享;(6)社工總結。
4、做名片——幫助低自我概念的學生提升自信
(1)物資準備;(2)活動規則講解;(3)創作進行時;
(4)展示名片;(5)分享討論;(6)總結回饋。
5、小背摔
(1)理論支持:體驗學習理論;(2)評估需求;(3)介入轉化。
【2023年真題示例】
1、初一的小亮做作業特別拖沓,經常邊寫作業邊玩手機,針對這種狀況,學校社會工作者小王計劃運用“行為契約法”幫助小亮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該方法的具體要求,小王首先應該幫助小亮()。
A.確定目標行為
B.商定獎懲清單
C.描寫行為契約
D.舉行承諾儀式
(1)確定目標行為。
(2)商定獎懲清單。
(3)書寫行為契約。
(4)簽字承諾
(5)填寫“執行記錄表”
考點:滿足全體學生發展性需要的學校社會工作
1、學校社會工作對引導和培養學生價值觀的介入
(1)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介入
(1)培養學生建立并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能力;(2)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3)培養學生良性競爭的能力;
3、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的介入
(1)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熱愛勞動的品質;(2)培養學生家務勞動習慣和家務勞動能力;
4、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科學抉擇能力與生涯規劃能力的介入
(1)幫助學生學會科學抉擇;(2)幫助學生培養生涯規劃能力。
5、學校社會工作對培養學生行動力的介入
(1)引導學生主動領受任務;(2)培養立即行動的習慣;(3)訓練動手操作能力;(4)培養冒險精神。
6、學校社會工作對增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介入
(1)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在特定領域實現預期的結果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念。
(2)對于學生來說,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學生在自己的生活領域對自己能否完成學習及其他任務的自信程度。
【2023年真題示例】
1、駐校社工大李發現,不少學生存在眼高手低,“想的多,做的少”情況,對此,大李擬為該校學生開展提升行動力的主題小組,下列小組活動中適宜的有()
A.邀請組員相互贊美對方,培育自信心
B.帶領組員進行情景模擬,學會抉擇
C.邀請組員制作創意名片卡片,體驗動手操作樂趣
D.邀請組員競標領受任務,訓練積極工作態度
E.帶領組員討論“我要做什么”,澄清職業價值觀
1.引導學生主動領受任務
老師經常會有一些需要學生幫助完成的事情,社會工作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老師需要幫助的工作的敏感度,及時提出領受任務的申請;還可以通過主題小組設計模擬情境,提出任務,邀請組員競標,訓練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態度。 【D正確】
2. 培養立即行動的習慣
社會工作者可以對學生提出任務指標,及時檢查執行情況,例如邀請家長監督孩子養成回到家立即做功課的習慣,通過主題小組設計"有了想法立即行動"的體驗活動,培養學生有了想法立即行動的習慣。
3.訓練動手操作能力
社會工作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化學、生物課等教學實驗,并組織分享感受與經驗;通過主題小組設計實施具有操作性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操作過程,例如動手為自己制作有創意的名片來展示自我、自岱 烹飪菜肴分享、拆裝賽車比賽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樂趣。 【C正確】
4.培養冒險精神
通過歷奇輔導幫助學生經歷新奇、體驗冒險,培養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