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某校男生成立了一個“妝前妝后”社團,社團成員平時樂于助人,好打抱不平,但在社團活動中他們卻喜歡涂粉底、粘假睫毛等,并把妝后照片放在校園櫥窗及微博上。從研究角度看,這些學生屬于( )。
A.問題青年
B.文化叛逆青年
C.正直青年
D.政治偏激青年
2.青少年階段是個體從不成熟轉變至成熟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的顯著特征是增加與( )的交流。
A.父母
B.同輩群體
C.老師
D.兄弟姐妹
3.在青少年生涯規劃小組中,社會工作者小秦開展了一系列探索青少年興趣愛好的活動。依據“生涯選擇配合論”,這些活動內容對應的是職業工作世界中的( )。
A.職業所需特質
B.職業所需能力
C.職業分類和內容
D.各種職業報酬率
4.衛玲出生后,因為父母工作忙,把她送到鄉下,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一直希望有個孫子,就把衛玲當男孩養。8歲時,衛玲回到父母身邊。母親開始沒有在意,但在衛玲13歲進入初中后,母親發現了問題,開始刻意地改變衛玲的行為,母女間常為此產生沖突。學校里的同學也對衛玲不一樣的裝束和行為表示不理解,有時甚至取笑她。衛玲為此感到非常沮喪,主動來見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者評估衛玲的問題后,準備介入的主要角度應該是幫助衛玲( )。
A.加強自我同一性
B.接納自己身體和容貌
C.改變人際間的沖突
D.建立個體的價值體系
5.預防性青少年社會工作是指通過社會工作的各類服務,對一些潛在的、阻礙社會功能有效發揮的條件和情境進行早期發現和控制。下列各項社會工作服務中,屬于預防性青少年社會工作內容的是( )。
A.提供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服務,以拓展青少年的就業能力
B.倡導有效的青少年服務,促進青少年政策的發展
C.提供安全保護、收容服務及不適合在家庭居住的青少年的安置服務
D.設計并舉辦各種活動,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6.小羽自幼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備受寵愛,是一個十分調皮和任性的孩子。上小學時,小羽才回到父母身邊生活,和父母比較生疏,學習表現不佳,時常被父親呵斥。小羽為此變得非常焦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時作業也完成不了。老師也反映小羽在學校不愛說話,課間活動時常常一個人躲在角落里。母親十分著急,求助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在和小羽初次面談后,想借助一些量表來了解小羽面臨的問題。下列評估量表中,較為適用的是( )。
A.兒童行為量表
B.社會期望量表
C.兒童智力量表
D.兒童多動癥量表
7.小王是被父母遺棄的流浪兒童,在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待了兩年后,被安排到技校接受技能培訓。小王認為這是救助保護中心不管他了,因此焦慮不安,對去技校學習沒有興趣。針對小王目前的情況,社會工作者介入的重點應是( )。
A.聯系技校老師為小王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B.引導小王要自立自強,將來好自力更生
C.處理小王曾經被親人遺棄的內心沖突
D.動員周圍的同齡伙伴來勸說小王
8.兒童教育學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兒童有時會在某一兩個方面表現突出,而在其他方面落后于其他人。因此,學校教育必須留意不同學生的不同智能表現,即使他們未能在某些方面達到一般水平,也不要責罰他們。依據這一理念,社會工作者在為兒童提供專業服務時,應采用( )的工作取向。
A.兒童為中心
B.需求為本
C.優勢視角
D.問題為本
9.一對無生育能力的夫婦收養了一個被遺棄的1歲女孩。3年后,養父因車禍去世,女孩被診斷為智力發育遲緩,養母因無太多技能,收入也不高,無力安排女孩進行早教治療,向社會工作者求助。下列服務活動中,社會工作者最宜采取的是( )。
A.向養母提供經濟、康復等方面的幫助
B.安排女孩到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寄養
C.將女孩送到福利院機構撫養
D.為女孩尋找新的收養家庭
10.社會工作者小趙在外展服務中發現一名被父母遺棄的4歲殘疾兒童,小趙把他送到兒童福利院。小趙提供的是( )服務。
A.支持性
B.保護性
C.補充性
D.替代性
參考答案:BBCBD ACCAD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不得分;少選,得部分分)
1.王老伯是甲街道某社區活動的積極分子,最近因中風臥床不起,兒子兒媳請了保姆照顧他。社會工作者知道后上門看望老人,協助他向民政部門申請臨時困難補助,還邀請了志愿者定期看望陪伴。上述案例中,屬于王老伯非正式支持體系的有( )。
A.保姆
B.街道辦事處
C.兒子兒媳
D.志愿者
E.民政部門
2.社會工作者小馬接手了王女士的個案,準備進行接案會談。在其會談提綱中,小馬應列出的內容有( )。
A.有關自己的介紹
B.有關機構服務和工作程序的介紹
C.王女士對會談安排的意見
D.王女士對機構服務的期望
E.王女士的服務目標
參考答案:ACD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