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做出了具體規定,其中規定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接受來自家庭、社區、社會組織和全體社會的特別愛護,使其免受可能遇到的傷害。這屬于未成年人( )。
A.發展權
B.受保護權
C.參與權
D.受教育權
【答案】B本題考查的是對未成年人“受保護權”的理解。由于未成年人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和鑒別環境安全與否的能力,特別容易受到來自環境和社會的傷害,需要受到特別的保護才能健康成長。
2、關于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的關系,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社會工作基本上是在社會政策框架中開展的
B.社會工作開展的前提之一就是了解和掌握社會政策
C.社會工作必須在社會政策范圍內尋求對服務對象的幫助
D.社會工作者在社會政策制定中扮演著“決定者”的角色
【答案】D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社會工作是社會政策的執行系統,社會政策中的很多具體行動需要社會工作機構和專業人員完成;另一方面,社會工作也需要社會政策的支持和指導,需要在社會政策的范圍內開展服務。但社會工作者只是社會政策的影響者,而不是“決定者”。
3、研究者依托專業倫理和研究倫理,使用社會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與社會工作有關的資料,協助達到社會工作目標的過程是( )。
A.社會研究
B.社會工作研究
C.社會活動研究
D.社會服務研究
【答案】B此題是對社會工作研究定義的考查。
4、社會工作者在小組工作的不同階段承擔不同的責任和角色,從小組工作的開始階段—中期轉折階段—后期成熟階段—結束階段,社會工作者的責任和角色變化正確的是( )。
A.核心地位(領導者)—逐漸邊緣(支持者)—同行者—中心地位(領導者)
B.核心地位(領導者)—逐漸邊緣(支持者)—中心地位(領導者)—同行者
C.核心地位(領導者)—決策者—同行者—中心地位(領導者)
D.決策者—核心地位(領導者)—逐漸邊緣(支持者)—同行者
【答案】A社會工作者在開始階段處于核心地位,是指導小組發展、制訂小組活動計劃、統籌小組活動具體程序的領導者。在中期轉折階段,社會工作者在小組的權力與地位逐漸從中心位置向邊緣位置轉移。在后期成熟階段,社會工作者更多的是一個同行者和旁觀者。在結束階段,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又回到了小組的中心地位。
5、某社區環境比較差,居民樓下垃圾到處都是。但是社區居民對此都相互推卸責任,不愿主動提議進行治理。社區工作者對這個現象進行了長期的調查和了解,做出了專業判斷,并將社區居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討論和分析該問題,希望他們討論出一致的結論和解決策略。這說明地區發展模式( )。
A.較多關注共同性的問題
B.注重通過建立社區自主能力來實現社區的重新整合
C.重視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判斷
D.過程目標的地位和重要性超過任務目標
【答案】B地區發展模式介入的社區一般都存在社區居民對社區事務漠不關心、居民之間關系冷淡、居民普遍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問題。因此,社會工作者在介人時,都會以培養居民自主、自立、發展互助和建立社區團結為目標。在分析社區問題時,社會工作者并不是把結論告知居民,而是引導居民討論分析并達成共識。這個過程能夠提高居民溝通、交流、分享、分析、協商等能力。這些能力也能遷移到其他社區問題的分析中,提高居民的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