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次老年小組活動中,組員表達了各自對生活的愿望,社會工作者將其歸納如下:廣泛參加社會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享有和諧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和社區環境。上述愿望體現了老年人對________的需要。
A.婚姻家庭
B.居家安全
C.健康維護
D.就業休閑
E.社會參與
參考答案: BCE
參考解析:廣泛參與社會生活體現了老年人對社會參與的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體現了老年人對健康維護的需要;享有和諧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圍和社區環境體現了老年隊居家安全的需要。故選BCE。
2、李奶奶86歲,喪偶,患有阿爾茨海默癥,與女兒一家共同生活。由于家人。。照顧,為李奶奶申請入住護理型老人院、老人院的社會工作者在李奶奶等候入院期間應開展的工作有:
A.打電話詢問李奶奶的情況
B.幫李奶奶與院內老人結對
C.提供李奶奶入院后的生活計劃
D.動員李奶奶的女兒做老人院志愿者
E.幫助家人緩解對李奶奶入住老人院的焦慮
參考答案: AE
參考解析:在等候期間,老年人常會對將來的生活感覺不踏實,也會因入住可能會帶來的不確定性而焦慮,其家人也可能會因感覺放棄了老人而心生愧疚。社會工作者要與老年人及其家人保持聯絡,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惑和不良情緒,幫助他們了解入住養老機構不是單向過程,入住后仍有選擇其他安排的機會,機構支持家人依然與老年人保持聯系,關愛老年人。老年人在等候期間可能會有一些特殊照護需求,社會工作者要動員和協調資源予以滿足。
3、《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法的頒布實施時________具有重要意義。
A.保障婦女生命權
B.保護婦女生殖健康
C.保障婦女權益和發展
D.保障婦女獲得“特殊保護”
E.建立性別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會環境
4、社會工作者小趙負責執行由政府購買的殘疾人康復服務的項目,根據需求評估的結果,擬對目標對象開展社區康復服務,小趙在開展該服務時應遵循的原則有:
A.社會化
B.因地制宜
C.因勢利導
D.因陋就簡
E.低成本、廣覆蓋
參考答案:BCDE
參考解析:社區康復的原則:(1)社會化的工作原則。通過社區康復,殘疾人不僅要實現身體功能的康復,更重要的是應實現重返社會的最終目標。這需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多部門、多組織、多種人員共同參與,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利用康復機構資源中心的力量和各種社區資源,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殘疾人及其他康復對象的社會氛圍,共同推進社區康復工作。(2)低成本、廣覆蓋的原則。社區康復應針對病、傷、殘者對康復需求和資源狀況,采用低投入、高回報、有效益、廣覆蓋的方法,就近就地開展家庭康復服務。(3)因地制宜的原則。社區康復應依據社區的社會背景、經濟水平、文化習俗、康復技術資源狀況和康復對象需求等實際,因地制宜,采取適合本地社區康復模式開展工作。社區康復應以社區殘疾人康復需求為導向,以社區建設為依托,立足于社區內部資源和力量,從社區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康復服務。(4)因陋就簡的原則。社區的資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廣大農村,缺醫少藥,交通不便,康復條件較差,設備遠比城市的簡陋。要使社區大多數康復對象享有康復服務,必須在盡可能動員社區力量的基礎上因陋就簡,使康復人員、康復對象及其親友自制康復訓練器械,充分利用傳統的醫學知識,采用易懂、易學、易會的實用技術,使康復成為普遍理解、便于推廣應用的服務措施。(5)因勢利導的原則。所謂“因勢利導”,重點在于把握“勢”的變化。這個“勢”包括整個社會環境的“大勢”,也包括社區范圍內的政治、經濟、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的形勢,具體指社區領導者對殘疾人康復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社區內有關機構和社會團體對殘疾人事業的支持態度和力度,社區居民對殘疾人的看法等。此外,還包括利用“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節假日、雙休日為殘疾人服務,利用社區資源以及志愿者開展工作等。(6)康復對象及其家庭積極參與的原則。社區康復服務應使康復對象及其家庭成員主動參與,樹立自我康復意識,參與康復計劃的制訂、配合康復訓練及回歸社會等全部康復活自。在上述各項原則中,因地制宜、因陋就筒和因勢利導是最基本的原則,簡稱為“三因原則”,成為社區康復的根本指導原則。
5、小王因涉嫌欺詐罪被起訴,社會工作者填寫了小王的社會責任調查報告提交法庭作審判參考。該調查報告陳述了小王的“犯罪”過程,呈現了小王以前的犯罪記錄,描述了小王的家庭、教育和工作經歷等狀況:分析了小王“犯罪”的原因及其對自己行為的認識。上述社會調查報告包括了________等基本內容。
A.審判建議
B.小王的前科
C.小王犯罪記錄事實的記錄
D.小王生活史
E.社區矯正的目標與任務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本題屬于司法判決前的社會工作。判決前的調查報告包括3個部分:(1)犯罪事實的記錄。其中,犯罪嫌疑人自己對緩刑官關于犯罪供述和辯解,以及警察或被害人的陳述等都要加以記載。(2)前科。要求對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況的詳盡說明及評價。(3)本人的生活史。記載家庭、受教育、工作經歷、身體精神狀況、宗教、興趣、社會活動、服役、財產狀況等。社會工作者要客觀準確地寫出報告,除了與犯罪嫌疑人交談外,還要對與其相關的許多人,如家人、鄰居、同學、同事、朋友、警察、受害人等進行廣泛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