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卷中問題指標屬性分為狀態、行為與態度三種,下列問題中,旨在了解被研究者“行為”的是( )。
A.你在哪個領域工作?
(1)民政(2)教育(3)其他
B.你屬于哪個年齡段?
(1)20歲以下(2)20~39歲(3)40~59歲(4)60歲及以上
C.過去一個月你參加過社會工作者考試輔導?
(1)0次(2)1~2次(3)3-4次(4)5次以上
D.你認為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科目輔導老師的講課水平?
(1)不好(2)一般(3)好
2.社區社會工作者小楊針對“寵物狗隨地大小便”問題召開社區居民會議,引導居民對該問題的大小和嚴重程度進行討論。從社區分析的角度看,小楊的做法屬于()
A.探尋問題起源
B.界定問題
C.明確問題范圍
D.描述問題
3.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運作需要圍繞機構目標,建立授權、協調、溝通和控制等一一系列動態機制。其中,建立授權機制的目的是( )。
A.促進各部門的密切配合
B.確保機構發揮最大效率
C.加強各層級之間的互動
D.保證行政計劃實施方向
4.社會工作者小顧在某養老機構開展了“朝花夕拾”高齡老人支持小組,下列場景中,可能出現在小組轉折階段的是()
A.個別組員不愿結束小組,反映自己的問題沒有解決,希望增加一次小組
B.小顧與組員約定兩個月之后舉行“銀齡聚會”,承諾自己會持續跟進服務
C.組員行為拘謹、沉默被動,小顧運用“擊鼓傳花”游戲讓組員進行自我介紹
D.個別組員在“往事回顧“”環節發生爭執,小顧帶領組員重溫并調整小組契約
5.社會工作者:“服務期間我們的談話內容都會保密,沒有您的書面同意,絕對不會泄露給無關人員。但是,如果有自我傷害或危及他人的情況,就不能保密。關于保密的規定,您需要我再解釋嗎?”上述會談內容表明該個案服務正處于()。
A. 接案階段
B. 診斷階段
C. 制訂計劃階段
D. 評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