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說課的藝術
教師,作為說課活動的主體,必須努力使說課的每個環節到位,做到“說深”“說實”“說準”“說精”,把握好說課藝術。
1.說標準要“深”。
任何一門學科,都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每節課的內容都是這個體系中的一個“小分枝”。就語文學科而言,它要求教師在說課前就一節內容出發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課程標準中的位置,看看課程標準對這節所在單元及所在課文的要求,然后順藤摸瓜,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對這節課的要求。至此,這節課的教學目的、重難點就可隨之確定了。反之,脫離課程標準的說課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會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2.說方法要“實”
這個方法既包括教師實施教學目標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這節課上要掌握的學法。只有教法得當、教師才能有條不紊地施教;只有學法合理,學生也才會興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當、學法合理,我們教師在備課說課時必須要“實”。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依據“主體參與、分層優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十六字原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及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結合等教學原則來確定教法、教學手段和學法。作為教師還要有全局觀,樹立面向個體學生的思想,實行分層優化,采取建立幫帶小組,實行小組討論等方法,促優生提高,幫差生轉化??傊?,“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必須找準出發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3.說習題要“準”
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是檢查課堂教學效果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手段。因此習題的設計一定要“準”。既要準確體現該節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又要與考試(中考、高考)題型、難度相吻合。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時,教師設計這些習題一定要考慮到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層設計、區別對待,真正做到使“優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4.說程序要“精”
說課堂教學程序與前三項比起來,應說得詳細些,因為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安排既是說課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是貫穿整個說課過程的一條主線。但說課畢竟不同于授課,因它面對的是與說課者水平相當的教師,因此說課堂教學程序時無需將教案全搬出來,而要做到一個“精”字。具體地講:一要說出課堂教學的整體思路和環節;二要說出處理教材、教法和學生實際之間聯系的方法;三要說出對每個環節、每個層次、每個步驟的設想和安排及這樣設想和安排的依據;四要說出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好關鍵點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說出習題設計和板書以及設計的意圖、目的和理論依據。只要將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煉的語言說出,使人聽明白,即可達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說課,作為教研活動的一種形式,它要求教師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只要深鉆標準,細研方法,優選習題,精琢程序,就能保證說課質量;只要持之以恒,堅持說課,就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教改形勢。
特別推薦:
面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