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講臺時帶上你的自信:因為你要授課的對象是學生,而不是下面聽你講課的老師。語速不要太快,那樣容易讓自己緊張,注意你的肢體語言,不要抓頭發、拽衣角。
教學過程中你可以自問自答,但是你要有教學現場感。比如“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是不是取得下列共識……”“XXX同學的回答說出了問題的一個方面,’那么我們從另一角度來思考……”也可以把你的構思講出來。比如說你想在這里插個小小的活動,內容是怎么樣的,然后想起到怎么樣的效果,你預想下學生的反應會不會很激烈,為什么激烈等等都可以跟評委說的,因為整個東西代表了你設計的過程,是你的思路。如果你的思路很清晰并且正確的話,評委會相當欣賞的。
在試講過程中,教師必須掌握主控權,事先要設計好每一個環節,當中包括學生的反映、學生的回答,以及一些意外事件,然后按照自己的設想,讓學生走進我設下的“圈套”,讓學生一步一步接近我們要達到的目標。
一、掌握主控權的方法
方法一:對學生微笑、放電。我們必須時不時接觸大范圍學生的眼神,當四目相接的時候,我們要給以肯定、自信、帶有鼓勵的眼神,讓學生“怕”的同時“尊重”老師,“聽”的同時“看”老師,這樣學生會認為,老師正在關注自己,從而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方法二:巧設問題。問題設計除了要考慮本課知識點外,還要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閱歷。當你的授課對象是重點中學學生時,切忌問些幼稚、不帶思考即可回答的問題,一來顯得你沒有水平,二來一些頑皮的學生偏不說你想要的答案。因此,你設計的問題在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并最好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問,讓學生有話可說。
方法三:設計互動環節。互動除了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外,還有很多種形式,如小組討論、課堂表演、案例展示等,形式的選擇要根據授課的內容及授課對象而定。值得注意的是,互動環節設計的前提是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防止“形式互動”。一個有效的互動比十個無效的互動都有價值。摸透考官的心理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