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幼兒園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小學化”現象,其主要表現是不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活動過于強調向幼兒“灌輸” 知識,缺少生動的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有的甚至從小班就要求孩子學習拼音、寫字、算術,給孩子留作業,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嚴重違背了幼兒身發展規律,應該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糾正,讓幼兒教育教學更趨于正規化、科學化、完善化。
幼兒園提前把上小學才學的知識硬填給孩子,這是對孩子極大的傷害,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無異與拔苗助長。這種做法容易影響到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還未上學就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讓幼兒天真的個性受到壓制,嚴重危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造成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幼兒園辦園理念和生存競爭的影響。很多幼兒園過份夸大“幼小銜接”工作,并將這一錯誤的辦學理念灌輸給家長,以此作為噱頭使自己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第二,應試教育的影響,讓家長的觀念出現偏差。很多家長急于求成,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還進行攀比。哪所幼兒園教的多就選擇去哪所幼兒園。這種拔苗助長的錯誤方法,家長不但沒意識到,反而趨之若騖。
想要扭轉幼兒園“小學化”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第一,加強監管,遏制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有關部門應把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作為日常檢查和年度評估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幼兒園教師、教材等各方面監管,對一些錯誤宣傳及時制止,使幼兒園之間生存競爭的條件不再是以看誰教的知識多,而是以誰的幼兒園辦得好、辦得正規、更適合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作為競爭的條件。
第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幼兒教育氛圍。借助報紙、網絡、電視媒體等渠道開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國家學前教育政策,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家庭育兒等知識,大膽揭露幼教“小學化”的弊端,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幼兒教育氛圍。
第三,積極探索科學完善的幼兒教育模式。繼續探索研究幼兒教育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創設適宜的幼兒教育環境,采取可行措施,全力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總之,幼兒教育“小學化”對我們的孩子百害而無一利。要克服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需要政府、社會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給廣大幼兒創設一個舒適、安全、和諧發展的學習環境,還給他們一片自由、快樂的童年。
提前備考:如何應對教師資格面試各環節 教師資格面試考題預測 說課教案
面試視頻:233網校-教師資格證面試“說課-情景模擬”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手機APP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