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學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權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公正評價權。
2.A.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無差別原則。
3.D.學生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指人格尊嚴權。
4.D.我國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5.C.《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維護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獨立地位。
6.D.見學習精要中教學效能感的定義。
7.A.教師的個人效能感隨教師教齡的增長呈現出上升趨勢,因為隨著教師經驗的不斷豐富,教師的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
8.C.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職業角色多樣性。
9.A.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示范性特點。
lO.C.熱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職業道德素質。
二、填空題來源:www.examda.com
1.未成年公民
2.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原則 無歧視原則
3.受教育權
4.個體與環境
5.專業素養
6.教育專業素養
7.授受
8.民主平等
9.任務 職業角色的多重性
10.復雜性 創造性 示范性 長期性
11.教師資格制度
12.科學文化 教育理論 教育能力
13.生存受教育 受尊重 安全
14.憲法 義務教育法
三、簡答題來源:www.examda.com
1.(1)作為權利主體,學生所享有的合法權利主要包括人身權和受教育權,其中人身權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等。
(2)學生所應履行的義務包括①遵守法律、法規;②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③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④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2.教師的任務與職業角色的多重性,決定教師勞動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復雜性。教師勞動屬專業性T作,從事精神財富的生產,它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是很復雜的腦力勞動。
第二,創造性。這是由勞動對象的特點決定的。教師勞動既要講科學,又要像藝術家那樣進行創造性勞動。
第三,示范性。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
第四,長期性。教師勞動的根本意義是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學生成才,達到這一目的必然是長期的。
3.教師所應具備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
(1)情緒穩定、性格開朗、興趣廣泛。教師應該情緒樂觀、穩定、興趣廣泛,對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責任心。
(2)有較強的自信心、堅定的意志和積極的進取精神。首先,教師應相信通過自己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教育質量,獲得成功。其次,教師要有主動進取的精神,發揮自己的潛能。
(3)善于合作,兼容并包。教師工作是個體性和協作性的統一,教是要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4.教育能力是指教師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本領,具體表現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也是成功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表現在:
第一,對所教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一方面要善于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把所傳授的知識處理成既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又適合自己和學生。
第二,向學生傳授知識、施加影響的能力。這表現在: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_T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組織管理能力,組織和管理是使教育影響發生作用的組織保證,是教師不可缺少的能力。
5.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職業角色的多樣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1)傳道者角色。一般來說,教師的道德觀、價值觀總是代表著處于社會主導地位的道德觀、價值觀。
(2)授業、解惑者角色。教師在掌握了人類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基礎上,對其精心加工整理,以特定的方式傳授給年輕一代,啟發他們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技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建設者。
(3)示范者角色。教師的言行是學生最直接的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等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師肩負著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職責。
(5)父母與朋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往往愿意把教師當作朋友,也期望教師能把他們當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師在學習、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指導,希望教師能與他們一起分擔痛苦與憂傷,分享歡樂與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充滿生命力的,這就決定了教師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對象,要不斷創新。
6.
第一,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師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的教育氣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第二,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傳播知識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手段,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教師要懂得先進技術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關的知識,并有制作教學用軟件的能力。
第四,組織管理能力。教師是學生的領導者、組織管理者,要負責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和學生集體的組織管理。
第五,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教育是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每位教師在完成教書育人的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參加教育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