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答錯、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2.我國最早的小學產生于( )時代。
A.夏朝
B.殷周
C.三國
D.秦朝
3.小學教育通常是指一國學制中第( )個階段的教育,也稱初等教育。
A.一
B.二
C.三
D.四
4.小學教育的教育對象所處的年齡階段一般稱為( )。
A.少年
B.童年
C.青年
D.幼兒
5.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法律保證是( )。
A.《憲法》
B.《素質教育法》
C.《義務教育法》
D.《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
6.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是( )。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德國
7.我國正在進行的五四制實驗開始于( )年。
A.1981
B.1989
C.1991
D.1994
8.“明人倫”是我國( )的學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會末期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國民黨統治時期
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在( )。
A.1982年
B.1957年
C.1985年
D.1995年
10.一個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普遍實施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的義務形式稱( )。
A.普及教育
B.普及義務教育
C.普及基礎教育
D.普及國民教育
二、填空題(在下列各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的內容)
1.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____、____和____。
2.義務教育的實施,使小學教育具有了____的特征。
3.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____。
4.小學教育目的具有——作用,激勵作用和____作用。
5.為了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必須依靠____,這就是義務教育的強制性。
6.我國義務教育的年限為____年。
7.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養治理國家的哲學家上,希望他們是“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的人的思想家是____。
8.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之所在是____。
三、名詞解釋
1.小學教育目的
2.小學教育的普及性
3.小學教育目標
四、簡答題
1.義務教育是什么?
2.1840年以后,我國小學教育發展變化的特征是什么?
3.基礎教育的入門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4.制定小學教育目的的依據有哪些?
5.普及教育是什么?
五、論述題
1.我國傳統的小學課程以分科為主,存在很多弊端,試分析。
2.有的小學生在自己的課桌上貼上“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座右銘,以激勵自己努力學習。請運用教育目的的相關理論對此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