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經典性條件反射,就是一種刺激替代過程,即由一個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了原先自然引發反應的無條件刺激。四個選項中,“望梅止渴”“畫餅充饑”“談虎色變”均屬于經典性條件反射現象,只有“葉公好龍”不屬于經典條件反射現象,故選D。
2.B[解析]略。
3.D[解析]規則或原理學習指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
4.A[解析]加涅對學習結果進行分類,智慧技能表現為使用符號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5.D[解析]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可能是由于某種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說明該生的學習活動的出發點是“某種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這種動機理論屬于需要層次理論,故選D。
6.B[解析]布魯納提出認知一結構學習論,提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
7.A[解析]桑代克的學習理論是屬于聯結學習理論的一種,建立在小貓“迷箱”實驗的基礎上,被稱為刺激一反應理論。
8.C[解析]陳述觀念的能力的學習屬于加涅對學習結果分類中的言語信息。
9.C[解析]略。
10.c[解析]逃避條件作用指當厭惡刺激出現后,有 機體作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增加。
11.C[解析]略。
12.D[解析]桑代克依據小貓“迷箱”實驗,提出在嘗試一錯誤過_程中,形成穩定的刺激反應聯結。
二、多項選擇題
1.BCD[解析]布魯納的教學觀認為知識結構可用動作、圖像、符號表象形式呈現。
2.BCD[解析]建構主義是在行為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行為主義基本主張有客觀主義、環境主義和強化。
3.BCE[解析]略。
4.AB[解析]奧蘇伯爾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將之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又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關系把學習分為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
5.ABCDE[解析]略。
三、填空題
1.應答性;操作性
2.動作技能
3.認知主義
4.評價
5.心理
6.準備律
7.消退
8.正強化;負強化
9.知識;技能
10.有意義的接受
11.結構
12.有意義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