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名詞解釋:
1.凡是對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的人以及對教育活動承擔教育責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2.指個體適應社會的要求,在與社會交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學習與內化而形成社會所期待的及其應承擔的角色,并相應地發展自己的個性的過程.
3.指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規律地進行的量變與質變的過程.
4.是人們對于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
5.是人們對于教育在兒童發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三,簡答題:
1.教育有兩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宏觀功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二是教育的微觀功能——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2.兒童發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則:
(1)個體發展是有規律地進行的,表現在三個方面:個體發展從簡單到復雜,個體發展都要經過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個體發展是由頭到腳,由中間向四周進行的;
(2)個體發展具有差異性;
(3)個體發展具有階段性.
3."教育即成長";"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
4.肌肉練習;日常生活訓練也是蒙臺梭利學校的一個顯著特點;初步的知識教育;文化歷史教育.
四,論述題:
1.答: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正確兒童觀,主要包括下列幾點:
(1)兒童的發展是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多層次的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過程;(2)發展不是孤立地,靜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發展,而是由多種因素參與其中的報考發展過程;(3)兒童是發展的主體,是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主動地發展的,而不是被動地發展;
(4)兒童具有發展的潛力,在與適當的教育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潛力;
(5)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個體,發展水平和速度不同,興趣和愛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齡或班級為標準來武斷地劃一;
(6)兒童通過活動而發展,在對物體的操作和與人的交往中發展知識,能力和個性,而不是坐著,只通過聽或看教師的說和做而發展;
(7)兒童身心各方面是一個整體,對他們進行的體,智,德,美幾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聯系的,應使兒童從小獲得初步的全面的發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發展;
(8)每個兒童都擁有發展權,受教育權等,這些權力應當受到尊重和愛護.
2.答:(1)培養入學意識:培養幼兒向往入學學習的感情,激發良好的入學動機和學習態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組織幼兒參觀附近小學;可參加少先隊活動和入隊儀式;要向大班幼兒提出要求,逐步養成小學生應有的行為習慣;進行畢業離園教育.
(2)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的能力;培養任務意識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3)培養學習適應能力: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的良好習慣;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一定的讀書技能;加強幼兒手的小肌肉協調的訓練,培養正確的執筆姿勢.
(4)培養生活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