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解析】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經驗的改造與改組”,認為學校教育“從兒童不變的本能、自發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自身的活動為教育過程的中心”。他把兒童比作太陽,認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應該圍繞這個太陽轉,這就是著名的“兒童中心說”。
2.B【解析】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
3.D【解析】桑代克認為“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主張讓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基本結構。
4.A【解析】師生關系本質上講的是一種“人—人”關系。
5.D【解析】體育是人全面發展的現實途徑。
6.C【解析】原句是“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意思是讀書的方法在于循序漸進(就是慢慢來、一點一點進行的意思)。多讀幾遍,遇到問題多思考。符合循序漸進原則。
7.B【解析】活動和交往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礎。
8.D【解析】材料分析法是班主任通過對反映學生情況的各種書面材料進行分析從而了解學生的方法。
9.A【解析】德育目標是總體規格要求,具體的德育內容是德育目標的細化。
10.C【解析】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對班級組織進行了論證,闡述了班級管理的優勢,奠定了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
11.B【解析】生產關系決定著社會的性質,故最終決定教育的性質。
12.B【解析】每個人在社會中同時扮演許多角色,但職業角色是相對單一的,而教師這一職業卻具有多種角色的特點。
13.C【解析】課程目標是指特定階段的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的最為關鍵的準則。
14.C【解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涉及政治問題,故屬于政治素質教育。
15.C【解析】課外輔導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16.B【解析】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而不是永遠牽著他們的手。
17.B【解析】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把課程解釋為教學內容的系統組成,首先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
18.A【解析】德育的認知模式注重研究個體道德認知能力的發展過程,強調按道德認知能力發展的要求進行學校道德教育,選擇內容和方法。
19.B【解析】19世紀初,英國學校中出現了“導生制”,這對班級組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0.B【解析】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一方面,科學發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從而使教育活動遵循這種規律;另一方面,科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廣泛運用,使教育對象得以擴大。每次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極大地促進了教育質量的發展。
二、填空題
1.庠2.基礎教育3.育人
4.教育機智5.教材6.導向激勵
7.實驗法8.教學模式9.全面的教學質量
10.課外作業11.政治教育12.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
13.實際鍛煉法14.平行教育15.實踐性
16.家庭17.五年制六年制18.教育經驗總結法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