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
41.【答案要點】其缺點主要表現在強調系統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42.【答案要點】制約課程的社會因素有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和科技革新。它們都影響著課程的變革。
43.【答案要點】
(1)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2)其基本要求有二:第一,針對學生的特點有區別地教學;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44.【答案要點】教師布置作業時應遵守的基本要求是:(1)作業內容要符合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業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3)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定完成的時間;(4)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
45.【答案要點】小學德育過程的特點是:(1)德育過程是一個促使兒童知、情、意、行互動發展的過程;(2)德育過程是一個促使兒童品德結構不斷建構完善的過程:(3)德育過程是一個多種因素互動、反復且長期的逐步提高的過程;(4)德育過程是一個兒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
五、論述題
46.【答案要點】開展好課外活動的基本要求有:
(1)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組織小學課外活動必須從全面貫徹教育目的,落實小學培養目標的高度確定每一項課外活動的具體目標要求,要仔細周到地考慮每一項具體活動可以使學生受到哪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要使學生掌握何種類型的知識與技能,發展什么樣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目標的確定要做到明確、具體。開展任何一次課外活動都不能目標不明,為活動而活動。加強課外活動的計劃性是保證課外活動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課程計劃要求,對小學階段課外活動要有整體設想與安排,然后要將這個整體設想與安排分解到每個學期、每個月、每一周,還要落實到部門和具體人的身上。
(2)活動要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要使學生自愿參加課外活動,就要使活動本身具有吸引力,因此,課外活動本身應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新穎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他們具有自覺接受教育和鍛煉的最佳心理狀態,每次參加活動都能既滿足各自需要,樂意參加,又確實增長見識,有所得益。
(3)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精神。課外活動是學生的自主性活動,因此要充分依靠和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學生以自主的姿態來組織、參加活動,使他們從中學會自治、自理和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教師不宜發號施令、包辦代替。
最新試題:
在線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