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詞解釋
1.體育:體育是授予學生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
2.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
3.教育途徑: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教育內容,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的渠道,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進行雙向活動所經歷的渠道的總稱。
五、簡答題
1.【答案要點】
現代教育本體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功能即作用。教育的本體功能具體表現為:首先加速年輕一代身心發展與社會化進程,完成對人的培養,培養人是教育的最基本的職能;其次,通過對人類精神文明的傳遞與繼承,完成社會遺傳。最后,對經驗和人才的選擇,學校教育為培養人才而進行的人類精神文明的傳遞與繼承不是盲目、自發進行的,而是通過嚴格而科學的選擇完成的。
2.【答案要點】
教師課外輔導學生要注意:
(1)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教師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確定輔導的內容、重點,并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
(2)目的明確,著重啟發。每次輔導要有計劃,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自己尋找解決疑難的門徑。
(3)組織學生互相幫助,對差生的輔導可適當組織優秀學生對他們進行幫助,以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但不宜占用優秀學生過多的課外時間。
(4)善于總結、積累經驗。輔導時教師要對學生的疑難、存在的問題、個人的體會等作好記錄,既可使講課有的放矢,又可積累資料、掌握規律,有預見性地搞好今后的教學工作。
3.【答案要點】
確立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包括以下方面:
(1)教育產生于社會需要,與一定的社會的現實及其發展有著密切聯系,要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必須依據社會現實和發展需要來選擇和確立教育目的。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首先,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其次,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再次,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養的人各具特色。
(2)教育目的含有對人的素質發展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要依據社會現實及其發展來確定,也要依據人的身心發展和需要來確定。從人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看,它是確定各級各類教育目的不可忽視的重要依據。人在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其身心發展特點和水平有所不同。以此為依據確定教育目標,才能使實際教育活動滿足對學生的要求,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水平,具有針對性,而不至于過低或過高、過易或過難。從人的需要來看,人的發展,具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精神的和物質的、現實的和未來的、生存的和發展的需要等。如果不考慮人的發展需要,就不能喚起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不能很好地培養造就具有積極主動精神和富有創造性的社會主體。人是社會的主體,正視人的主體性需求,滿足人的主體性需要的教育目的,才更有利于人的價值的提升和人的本質力量的增強,才能對培養人的實際教育賦予根本的活動宗旨或活動追求。
4.【答案要點】
教育學創立的標志主要有:
第一,從對象方面而言,教育問題構成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們的特殊關注。
第二,從概念和范疇方面而言,形成了專門的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疇,以及概念和范疇的體系。
第三,從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從結果方面而言,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學家,出現了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第五,從組織機構而言,出現了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教育學的創立有一個歷史的過程,前后經歷了200多年的時間。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由于先天因素、內在機能、環境和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的不同,小學生在身心發展中存在著個別差異。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它不僅是自然性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現方式上的差異。在教育工作中發現小學生個體問的差異,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
2.【答案要點】
班集體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形成,都會經歷組建、形成、發展的過程,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教育培養與社會化的過程。
(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目標是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一個班集體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標,才能使班級成員在認識上和行動上保持統一,才能推動班集體的發展。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一個得力的班集體核心隊伍,即團結在教師周圍的積極分子,是帶動全班同學實現集體發展目標的核心。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班集體的正常秩序是維持和控制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條件,是教師開展工作的重要保證。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班集體是在全班同學參加各種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逐步成長起來的,而各種教育活動又可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集體出力并顯示自己的才能。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班集體輿論是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愿的反映。正確的班集體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激勵的作用,是教育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