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維護少年兒童的( )。
A.社會權利的客體獨立地位
B.社會權利主體非獨立地位
C.社會權利主體獨立地位
D.社會權利的客體非獨立地位
2、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 )。
A.主要方法
B.重要方法
C.唯一方法
D.特殊方法
3、
以個體認識論為基礎提出教學理論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體良
C.赫爾巴特
D.夸美紐斯
4、
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到的結果一致性較高,說明該測驗的( )較高。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5、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這是一種( )。
A.外鑠論的觀點
B.內發論的觀點
C.多因素論的觀點
D.綜合論的觀點
6、個體從出生到死亡的連續不斷的變化過程稱為( )。
A.教育發展
B.生理發展
C.心理發展
D.人的發展
7、
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為“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圖
B.拉伯雷
C.盧梭
D.裴斯泰洛齊
8、世界上最早實施義務教育的是哪個國家?( )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日本
9、
標志著人類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的轉變的是( )。
A.文化
B.教育
C.學校
D.知識
10、
主張“有教無類”,以“仁”為核心的最高道德標準的中國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茍子
D.韓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