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育目的有( )的作用。
A.導向
B.激勵
C.規范
D.評價
E.鑒定
12、19世紀初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根據對興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 )的教學過程四階段說。
A.“明了”
B.“預備”
C.“聯想”
D.“系統”
E.“方法”
13、制約學校課程的因素主要有( )。
A.生產力
B.社會
C.知識
D.兒童
E.政治
14、屬于教師的一般角色的有( )。
A.傳道者
B.授業、解惑者
C.榜樣
D.管理者
E.父母與朋友
15、班級管理包括( )等幾個基本環節。
A.提前調研
B.了解學生
C.制定計劃
D.組織實施
E.評價總結
16、19世紀末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依據學生在“做中學”的認識發展過程提出了( )等教學過程的幾個階段。
A.困難
B.問題
C.假設
D.驗證
E.結論
17、小學德育的特點有( )。
A.基礎性
B.生活性
C.開放性
D.活動性
E.游戲性
18、新課程標準從( )等幾個方面闡述了課程的具體目標。
A.知識與技能
B.目標與過程
C.過程與方法
D.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E.達標與測試
19、課外活動呈現出的特點有( )。
A.自愿性
B.廣泛性
C.多樣性
D.自主性
E.交流性
20、課外活動制定計劃的基本要求是課外活動必須具有( )。
A.可行性
B.協調性
C.明確性
D.安全性
E.組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