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確的健康概念應指()。
A、沒有疾病
B、身體壯實
C、不但軀體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質高
2、下列各項屬心理不健康表現的是()。
A、適應中學的學習與生活
B、樂于和同學交往
C、自尊自愛、奮發向上
D、心理治療
3、著重從心理方面啟發學生自助,特別強調關系平等、來訪自愿、價值中立,這是()的特點。
A、家庭教育
B、班主任工作
C、心理咨詢
D、心理治療
4、教師角色態度報考發展的關鍵因素是()。
A、學生的表現、要求和反饋
B、領導批評
C、家長意見
D、社會輿論
5、“不斷吸收新知識充實自己,掌握和使用教材,進行知識再加工,善于表達,善于選擇運用良好方法發展學生的品德能力,有效促進學生自學、實踐等”屬于教師的()。
A、教育
B、教學才能
C、社會交往才能
D、組織才能
6、教師威信的維持和發展主要靠()。
A、自然威信
B、教育機智
C、人格影響
D、專業知識
7、在教師所處的眾多關系中,最普遍、直接、經常作用與個體的,且易出現矛盾、引起沖突的是()。
A、生產關系
B、意識形態關系
C、物質利益關系
D、人際關系
8、所謂客觀測驗,主要是指()。
A、出題客觀
B、回答內容客觀
C、評分客觀
D、鑒別學生水平客觀
9、測驗題目對所測屬性的鑒別能力是測驗的()。
A、效度
B、信度
C、難度
D、區分度
10、信度是指測驗的()。
A、正確性
B、可靠性
C、真實性
D、適合性
二、填空題
1.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是()。
2.在學習達到剛好記憶水平以后再進行的學習稱之為()。
3.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及其組織稱之為()。
4.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稱為()。
5.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稱為()。
三、判斷題
1、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2、初中生在觀察復雜事物現象時,能準確看出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特征.
3、一般性解決問題階段的第三階段是分析問題.
4、元任知是思維的發生系統.
5、智力發展呈加速度增長趨勢,早期發展速度快,后期發展緩慢。
四、簡答題:
1、簡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
答:(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夠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系。
(4)善于調節與控制情緒。
(5)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2.簡述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答:(1)指導教學模式:它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節構成;
(2)程序化訓練模式:將活動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條理的小步驟,在其適宜的范圍內,作為固定程序,要求活動主體按此進行活動,并經過反復練習使之達到自動化程度;
(3)完形訓練模式:在直接講解策略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驟,最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驟;
(4)交互教學模式:由教師和一小組學生一起進行,旨在教成績差的學生學會閱讀,學會這樣四種策略:總結、提問、析疑和預測;
(5)合作學習模式:兩個學生一組,一節一節地輪流向對方總結材料,一個講一個聽,互相糾正錯誤和遺漏。
編輯推薦: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