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意志的果斷性—是指一種善于明辯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決定,并積極執行決定的意志品質。
3、意志的堅持性:是指不屈不撓地把決定貫徹始終的意志品質。
4、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個人善于控制和協調自己行動的意志品質。
5、個性:現代心理學通常把個性理解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一個人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征的總和。
6、需要:是人們在個體或社會生活中欠缺某種東西,并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心理傾向。需要反映某種客觀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為個人活動的積極性的源泉。
7、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傾向于某種事物,力求認識、參與某種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考\大\種傾向具有穩定性特征,能夠較長時間地維持在某種事物或活動上。
8、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一個人身上經常地、穩定地表現出來地心理特點。
9、間接興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動的結果所引起的興趣.
10、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保證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總是和活動聯系在一起,成為影響活動效率的心理因素。
11、性格—是指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12、氣質—在心理學中,把一個人在心理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比較穩定的動力特征,稱為氣質。所謂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動的強度、變化的速度、靈活性與穩定性以及指向性特點。
13、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種活動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14、創造能力:是指在活動中,有目的的創造出有社會價值的、新穎的、獨特的思想與產品的能力。
15、學習:廣義的學習是由經驗引起的較持久的行為變化。是指人和動物的學習。
16、意義學習:通過符號使學習者在頭腦中獲得相應的認知內容的學習,叫意義學習
17、機械學習: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實質性和人為性的聯系.
18、接受學習:是教師引導學生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是課堂學習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
76、發現學習:是教師啟發學生獨立發現事物意義的學習.
19、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某種學習需要的外顯。
20、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
編輯推薦:把教師站點加入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