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學有哪些分支學科?
答:普通心理學——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的學科。它是心理科學的基礎理論學科。發展心理學——研究個體一生中心理發生和發展的學科。它的主體是兒童心理學,研究兒童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年齡特征。這里的兒童指0~17歲的未成年人。社會心理學——研究社會心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的學科。如研究群體的共同心理、群體如何影響個人。交往與人際關系是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心理學——研究教育過程中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
2.感知規律在教學中應如何運用?
答:提高直觀教學的效果,就必須根據感知規律,正確組織直觀教學。
(1)根據感知規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須達到一定強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覺。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是板書、掛圖、實物模型的大小,還是教師講課聲音的高低,都必須適當,以便使全體學生都能看得清聽得明。
(2)根據知覺的整體性,時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構成一個整體為人們所感知。因此,教學內容應分節分段,教師講課應有間隔和停頓,教師板書應注意空間布局和排列順序。
(3)根據知覺的選擇性,對象與背景間的差別越大,越容易被感知。因此,教師在制作教具、繪制圖表、進行演示實驗以及板書時,就要增大對象與背景之間的差別,使學生獲得鮮明清晰的印象。
(4)根據知覺的理解性,言語指導在理解知覺對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們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準確。因此,在直觀教學中,教師必須伴以言語的解釋或說明,把直觀和言語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迅速理解感知對象。
(5)根據感知的協同律,個體對客觀事物的感知,常常是通過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實現的。因此,為了使學生產生完整、準確的知覺,教師要盡可能使學生的眼、耳、口、鼻、手等多種感官協同參與活動,這樣將大大提高直觀的效果。
(6)根據感知的活動律,活動的對象較之靜止的對象更容易被感知。因此,教師在制作和使用教具時,應盡可能變靜為動,變死為活。
3.簡述小學兒童創造性思維品質訓練的方法。
答:(1)流暢性訓練
①用詞流暢性訓練,如在一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地用一個基本字組詞,說出一個詞的多個近義詞等。
②聯想流暢性訓練,如在一定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想出與某事物相關的其他事物。
③觀念流暢性訓練,如在一定時間內提出盡可能多的滿足一定要求的觀念、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答案。
④表達流暢性訓練,如按照句子的語法結構和語意要求,用盡可能多的詞匯造出—個句子。
(2)變通性訓練
①物體功能變通性訓練,如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列出磚塊、回形針等物體盡可能多的功能或用途。
②遙遠聯想變通性訓練,如訓練學生能在意義相差甚遠,表面看似不存在聯系的事物間建立新聯系。
③問題解決變通性訓練,如要求學生解決一系列問題,而其中每個問題的解決都需要運用不同的策略,增強思維的靈活性與變通性。
(3)獨特性訓練
①命題獨特性訓練,如要求學生對所給的一段故事情節給出一個適當的又富有新意的題目,并且越新穎越好。
②后果推測獨特性訓練,如列出一些事情,讓學生獨特性地想象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③故事結尾獨特性訓練,如給出一些故事或寓言,缺少結尾,要求學生以獨特性的結尾完成這些故事或寓言。
④問題解決獨創性訓練,要求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盡可能用獨特的方法去解決。
4.如何培養小學兒童的意志?
答:(1)開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學兒童行動的自覺性。
(2)加強養成教育,培養小學兒童的自制能力。
(3)教育兒童正確地對待挫折。
(4)在困難環境中鍛煉小學兒童的意志。
5.簡述小學兒童興趣發展的特點。
答:(1)學習上由直接興趣向同接興趣轉化。
(2)興趣廣度的發展。
(3)興趣穩定性的發展。
四、論述題
有些學生上課認真聽,課后盡情玩,考前加夜班,考試成績一塌糊涂。請用心理學原理分析為什么這樣?應該如何做才能學到知識?
答: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告訴我們:人們的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呈現出先快后慢的趨勢。這些學生的學習違背了遺忘規律,表現在只是上課時認真學習,考試前臨陣磨槍,而沒有效地及時復習,使知識牢固化。要學到扎實的知識就應該根據遺忘規律合理地組織復習。首先復習要及時;其次,復習的方式要多樣化;再者,復習分量要適當,既要避免過度疲勞,又要提倡“過度學習”;最后,復習時要將學習過的知識進一步加工,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形成知識網絡。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