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小學心理學》命題預測試題及答案(5)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號碼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1924年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2.按照智力測驗的標準,智力超常兒童是指智商至少達到多少的兒童?( )
A.130
B.140
C.150
D.160
3.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時間在( )。
A.1歲左右
B.3歲左右
C.6歲左右
D.9歲左右
4.“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學習動機屬于( )。
A.近景性內部動機
B.近景性外部動機
C.遠景性內部動機
D.遠景性外部動機
5.兒童在家庭中養成了愛勞動的行為習慣,這種習慣也會在學校中表現出來,這是( )。A.知識的遷移
B.技能的遷移
C.行為規范的遷移
D.學習經驗的遷移
6.對遺忘原因的一種最古老的解釋理論是( )。
A.消退說
B.干擾說
C.同化說
D.動機說
7.根據反映活動深度的不同,知識可分為感性知識與( )。
A.記憶知識
B.直觀知識
C.理性知識
D.應用知識
8.以下方法不屬于教師能促進學生做筆記和復習筆記的是( )。
A.講演慢一點
B.重復復雜的主題材料
C.呈現做筆記的線索
D.在黑板上將所有信息羅列出來
9.小學生品德發展的關鍵年齡是( )。
A.6歲
B.7歲
C.8歲
D.9歲
10.學“角”這一概念,對“鈍角”、“銳角”、“直角”概念的學習產生的影響屬于( )。
A.負遷移
B.縱向遷移
C.橫向遷移
D.非特殊成分的遷移
11.首創全身松弛訓練法的心理學家是( )。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12.所謂的及時復習,應該是指( )。
A.在學習結束立刻復習
B.一周之后復習
C.考試前復習
D.當天復習
13.在教學程序中,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就是( )。
A.教學程序
B.教學過程
C.教學事項
D.教學方法
14.應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想化三條原則的學習策略是一種( )。
A.復習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聯想策略
D.元認知策略
15.衡量一個班級集體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是( )。
A.班級文化
B.組織制度
C.凝聚力
D.班級管理
16.“利用紅色可以做什么”屬于( )發散思維。
A.用途擴散
B.結構擴散
C.方法擴散
D.形態擴散
17.教師角色扮演的先決條件是( )。
A.教師角色認知
B.教師角色體驗
C.教師角色期待
D.沒有正確答案
18.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的活動是( )。
A.教學計劃
B.教學過程
C:教學評價
D.教學設計
19.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時,錯誤的做法是( )。
A.課堂練習的布置與教學目標一致
B.練習題的設計富于變化,并有適當的難度
C.教師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
D.只給學生一些知識記憶性的練習
20.專家型教師的課時計劃簡單、靈活,以( )為中心,并有預見性。
A.學生
B.教師
C.教材
D.教師思想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