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
1.身體和體重 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 身體其他系統和組織的發展
2.出生 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
3.70 智力落后
4.心智技能 認知策略
5.符號學習水平 概念學習水平
6.直觀
7.注意力缺陷 活動過度
8.好動 沖動 行為障礙
9.家庭 環境
10.對學習不感興趣 討厭學習
四、名詞解釋
1.創造性: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2.檢驗假設:通過一定的方法來確定假設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符合科學原理。檢驗假設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檢驗,二是間接檢驗。
3.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之間的關系或建立新的聯系,從而應用于新情境。
4.并列結合學習:并列結合學習是在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系又非總括關系時產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結合學習比較困難,必須認真比較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才能掌握。
五、簡答題
1.【答案要點】頭腦風暴訓練法就是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發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應用頭腦風暴訓練法時,要遵循以下四條基本原則:(1)讓參與者暢所欲言,對所提出的方案暫不作評價或判斷。(2)鼓勵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觀點。(3)以獲得方案的數量而非質量為目的,即鼓勵提出多種想法,多多益善。(4)鼓勵提出改進意見或補充意見。
2.【答案要點】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時,應遵循以下策略:
(1)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鼓勵學生對平常事物多觀察,不要被動地等待教師指定作業。
(2)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盡可能多地提出各種假設,重視提出的假設的數量,而不是質量。
(3)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要求學生自己反復推敲和分析各種假設、各種方法的優劣,對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進行監控與評價。即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以有效地調控問題解決的過程。
3.【答案要點】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其動作特點有:(I)動作品質:可以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精確性和靈活性,但當外界條件發生變化時,動作的這些特點都有所降低。(2)動作結構:比較協調,能有意識地將分解動作聯成整體,動作之間的相互干擾減少,多余動作也有所減少。(3)動作控制:視覺控制逐漸讓位于動覺控制,肌肉運動感覺變得較清晰、準確,并成為動作執行的主要調節器。(4)動作效能:疲勞感、緊張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減少,但沒有完全消除。
4.【答案要點】首先,專家教師比新教師提出的問題更多,從而學生獲得反饋的機會就多,學習更加精確的機會也越多。
其次,在學生正確回答后,專家教師比新教師更多地提另外一個問題,這樣可促使學習進一步思考。
再次,對于學生錯誤的回答,專家教師較之新教師更易針對同一學生提出另一個問題,或者是給出指導性反饋(即教師確定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哪一步導致的錯誤,而不是僅僅說出答案是錯的)。
最后,專家教師比新教師在學生自發的討論中更可能提供反饋。
六、論述題
【答案要點】創造性也叫創造力,是指個人能產生獨特、創新產品(物質和精神)的個性特征或傾向,創造性主要表現為創造性思維。影響創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1)創造性與智力。(2)創造性與知識經驗。(3)創造性和左右腦優勢。(4)認知風格與創造性。(5)人格和動機因素。(6)社會環境因素。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