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解析】《灰姑娘》出自《格林童話》。
2.D【解析】A項“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出自蘇軾的《夜泛西湖五絕》。B項出自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內容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C項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全詩內容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D項“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出自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丞相》,是描寫洞庭湖的句子,和西湖無關。
3.D【解析】“皆以美于徐公”省略了賓語,完整的應該為“皆以(之)美于徐公”,翻譯為“都認為他比徐公美”。
4.B【解析】《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記載了我國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后期長達3000年左右的歷史。《史記》是我國傳記文學的典范。它是歷史、文學的統一體,是文學的歷史,又是歷史的文學。B選項中史記的時間起始錯誤。
5.A【解析】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對其進行肯定和表揚,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這樣的評價應該屬于教師評價功能中的激勵。
6.D【解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出自韓愈的《馬說》,這篇章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題干中的導入語用于這篇課文比較合適。
7.D【解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7~9年級學生“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8.B【解析】口語交際教學中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
9.D【解析】《警察與贊美詩》《最后的藤葉》和《愛的犧牲》均為歐•亨利的作品。《百萬英鎊》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小說,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伙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
10.B【解析】根據材料,學生需要從與祖輩以及父輩韻交流中得到關于故土的信息,這應該屬于語文課程資源中的日常生活的話題。
11.D【解析】在經過“一字師”的引入之后,趁熱讓學生以韓愈詩句進行練習,可以達到鞏固提高的作用。
12.C【解析】A項錯誤評價了寫作練習的難度,該教師的練習貼近學生實際,更容易激發學生寫作興趣;B項將閱讀和寫作絕對地分開,說法不正確;D項全面否定了片段練習的作用,說法太過于絕對。
13.A【解析】從材料顯示的課堂情況來說,雖然課堂沒有按照教師預定的情況發展,但是該教師合理地處理了突發情況,獲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14.B【解析】“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題干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學生個性化的活動和創造性的活動。
15.C【解析】通過這個練習,可以使學生揣摩文章精彩句并將它用在文章中,所以能夠達到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